王福会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王福会工作室

欢迎加入王福会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19458

王福会工作室

欢迎加入王福会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19458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对话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

——读《中学政治学科教学理论新版》所感

唐山市路北区韩城镇中学   赵霞

对话教学理论是《中学政治学科教学理论新版》艺术中所论述的中学政治学科主要的教学理论之一,书中提到“对话教学使师生双方精神思想的反思与对话,它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中他可以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师生之间认知的共振、精神的相遇、情感的共鸣”。对此,我深以为然,下面将我在日常教学中关于对话教学的一点思考结合读到本书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中,我们所提的问题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对答案,而是要创设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大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把问题设计的通俗浅显,简单明了,让孩子们都想说,都会说,都乐说,只有学生说,我们才能倾听他们不同的声音,捕捉青春心理中多变的信息。在对话中挖掘学生思想的根源,在对话中加强正确信息对学生的感染,在对话中发现学生潜意识里存在的问题,在对话中带领学生寻找品德的支点,进而引导他们将正确的深化,将错误的改正。

德国的克林伯格也曾鲜明的提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可调查显示,学生最不愿意对话的人就是老师。所以,我们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就必须多动脑筋,让问题化身为一个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课堂的千层涟漪;把问题设计成一把开启学生心锁的钥匙,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我认为要实现对话式的思品课教学,在问题的设计中要做到以下“四不、四有”。

1、浅而不浮,难而不涩

我非常认同的一种课堂问题设计观点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简单的内容,要浅入深出,全面拓展他的外延。问题虽浅但要有无限的延展性,以便我们在学生的回答中寻找契机,从而生成新的问题,也就是在学生的答案上做文章,追加几个“为什么”、“怎么做”、“有何收获”等,自然的将话题展开,从而真正实现课堂对话。

同时,对话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艰涩,如果问题出来以后,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毫无头绪和思路,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失败的。但是,书上总会有一些特别难懂的知识和过于繁杂的论述,我认为,这时应该深入浅出,充分挖掘它的内涵,所提的问题要起到化繁为简,提纲挈领的作用,即难而不涩,让学生有路可走,有话可说。

2、启而不限,杂而不乱

在进行启发式提问时,教师往往在启的同时无形中会给学生一个限度,针对性太强,急于将学生引进自己的答案中,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度。在第一节课上,带学生认识桃李园地砖含义的时候,我们一直的解释都是一双手在呵护着一颗心,我自然的用问题引着学生向这个方面想。可是课的最后,有个学生描述最喜欢的校园一景时说:“我最喜欢桃李园,因为我认为地砖的形状像一双手托起了一个希望,而周围则是希望的光芒。”在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同样是一双手,但从“呵护”到“托起”,从“心”到“希望”,这个孩子将我的答案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使我认识到我的思维是沉重而僵硬的,而学生的思维则是灵动和跳跃的,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切忌不可带着无形的限制扼杀了学生天真的灵动。

 

魏书生曾说过,我们在课堂上面对的不是五十几个学生,而是五十多个精彩的世界,我们要吸引这么多世界的注意,改变这么多世界的世界观,只靠单一的、重复的问题势必难以始终得到热烈的响应,所以,我们的问题设计要杂,也就是类型要丰富,一节课之中,正面引导、旁敲侧击、反问质疑、假设推理,让问题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才有新奇感和吸引力。但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围绕着课堂教学的主线,少提或不提与知识联系不大的问题,因为对话教学本身就容易偏离主题,所以,问题的设计应该杂而不乱。

3、深则有度,宽则有边

对话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是循着话题一步步的将问题加深、加宽,这时要注意一定的限度。只要达到了既定的标目标,就要马上收住,有时教师可能认为课堂气氛很热烈,就此打住意犹未尽,于是问题越提越多,越问越深,追求淋漓尽致,殊不知此时已偏离了教学目标和本节课的中心话题,表面上营造了一种“海阔凭鱼跃”的热闹氛围,但实际上热闹有余,成效不足。

4、导则有方,训则有道

道德与法治课上有很多内容都是思想性、教育性较强的,学生对这些知识不感兴趣有时甚至是抵触的,在讲这些内容时,他们不愿开口,对话更无从谈起。我觉得在这时候,我们所设计的问题就得像猎人引小动物入陷阱一样,先别让他发现老师的意图,当着小动物的面挖了陷阱让他跳他肯定不跳,所以,要先把陷阱伪装起来,等他发现时,他已经在里面了。也就是说,我们所提的问题要看似不着痕迹,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如说青春期,早恋问题,话题太敏感,学生会回避,会应付,他们肯定不会就这个问题跟我对话,而我一厢情愿的说教也起不到丝毫的作用。于是,我从别处入手。上课了,我就说,刚才我来的时候,看到咱们窗外的月季花开的特别漂亮,我非常想摘一朵,可是没敢摘。学生就问为什么,我说,你们猜猜。学生非常感兴趣,七嘴八舌,五花八门。我肯定了他们的猜测,然后接着说,我太想摘一朵了,没摘下来,我特别遗憾,你们给我想几条摘花不好的理由,让我心里平衡点。这次他们更热情了,一、二、三、四、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从各个方面给我分析了摘下这朵花的坏处,其中一条就是,如果摘下来,花很快就会枯萎,没有了想象中的美丽,不如让它自由的生长,可以更久的欣赏它。向他们表示感谢后,我转入本课,告诉他们,进入青春期每个女孩都是一朵绚丽绽放的花,每个男孩都是一棵欣欣向荣的树。花欣赏树挺拔的风姿,树欣赏花婀娜的色彩。于是,有的人就有了跟我一样的苦恼,这朵花究竟该不该摘,刚才大家说的都很好。所以,让我们共同保持欣赏的美丽,避免伸手的错误。

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张弛有度的对话氛围中,自由、大胆地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让老师在认真倾听与仔细观察中,找到问题的症结点,为学生铺就一条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思想道德水平的平坦大道。通过问题的设计形成一种交谈氛围,引导学生敞开心扉;通过问题的设计营造一种对话情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问题成为联系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让问题成为营造氛围与情境的源泉,让对话在问题的铺陈中自然地展开,让思想在师生的对话里全面的升华。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