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红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李学红工作室

欢迎加入李学红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39884

李学红工作室

欢迎加入李学红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39884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跟着“感觉”走近鲁迅先生

                                    ——《好的故事》教学后记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学红

 

摘要:《好的故事》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对于这篇在理解上略有难度的作品,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借助阅读和生活经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感知内容,交流阅读体会;带着问题深入读书;借助资料帮助理解,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了学生分享观点、交流思想,精彩绽放的过程。

关键词:《好的故事》教学 走进鲁迅  教学相长

 

    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以“走近鲁迅”为主题,安排了一组与鲁迅先生相关的文章,或是先生的作品,或是亲人、友人的怀念和评价,从不同角度展现鲁迅先生形象,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鲁迅先生的作品风格,了解其性格特点,感受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为将来进一步阅读鲁迅先生作品、体会其精神境界做好铺垫。《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小学生因为对鲁迅先生所知不多,对作品创作背景不熟悉,再加上文章中一些语言习惯与现代汉语有一定差别,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理解的难度。这样的一篇文章,学生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不越俎代庖,又能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学有所获?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曾经在两个不同的班级教授《好的故事》,教学中收获颇多,严格来说,是学生的表现触动了我,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些教学体会。

讲课之前,我自己首先阅读了不下十遍文章,开始读,对鲁迅先生写作时的情绪仅仅有一种朦胧的认知;再读,先生写作时的情感脉络逐渐清晰起来:现实的阴郁、苦闷;梦中的明丽、美好;梦醒后的怅惘与希冀……在此基础上,再阅读一些有关《野草》及《好的故事》的评论、赏析文章,包括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带着这样的储备走进教室,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把自己的阅读过程在课堂上还原并展开的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去经历由读不太懂到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的过程,是师生一同分享和交流阅读体会的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难懂词语意思

《好的故事》创作于新文化运动初期,语言凝练,在句式、用词等方面与当代语言有一定差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会因为对部分词语的不熟悉而影响对全篇的理解。因此,学习的第一步可以让学生至少自读两篇课文:第一遍,通读,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大略印象,不去刻意关注不懂的词语。第二遍,关注词语和句子。可以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这一过程一定要放慢速度,学生自我潜心读书,是进一步学习的关键。学生勾画出的词语大体分三类。一类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没有的“新词”,如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乌桕”就不常见;“伽蓝”也不知何物。一类是年代久远,意义发生变化的“旧词”,如“石油”等。这些词语未必一定要学生全部体会、了解,对于一些不影响内容理解的词语,不必做过多的解释,大体知道意思即可。课文中还有一类词语,看似普通,却有着深层的含义蕴含其中,如“美丽,优雅,有趣”等,需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因此,结合词语的特点,可以对学生勾画出的词语进行分门别类的指导。

一是结合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理解词语。例如“乌桕、萍藻、澄碧、膝髁”等可以结合字形猜测字义;“伽蓝” “瘦削”“皱蹙”等可以借助生活、阅读经验或者查字典了解意思;还可以用文中的词语说话,如“一股寒流袭来,天气骤然变化,气温陡然下降10”,在比较中体会“骤然”和“陡然”的细微差别;本课多音字较多,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读准,如“参差”“瘦削”“晕”等。

虽然已经是六年级了,在词语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个由困惑到逐渐清晰明确的过程,依然会感觉到兴奋异常。下面是课堂中的一个场景。

师:自学中,同学们画出了很多词语,当我们不知道一个词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

生1:讨论。

生2:查字典。

生3:联系上下文。

生4:还可以逐字去分析,把两个字拆开,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合并起来。

师:大家勾画出的词语,你觉得哪个词可以这样理解?

生4:我觉得“澄碧”可以这样理解,“澄”是澄澈,“碧”是碧绿。

师:这个词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生4:形容水。课文说是“……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里”,这里是指水的清澈碧绿。

生5:还可以用猜的方法。

师:猜是一种好方法,但可不是瞎猜,得有依据。大家猜猜“乌桕”有可能是什么?

生5:我觉得有可能是树木。因为文中说是“两岸的乌桕”,还说有 “新禾,野花”,所以岸边有很多树。

生6:我给他补充,“乌桕”的“桕”是木字旁,所以我觉得和树有关系。

生7:我认为“萍藻”应该是一种水生的植物,因为 “萍”和“藻”字都是草字头的,而且草字头下面都有三点水。

师:猜测得有理有据。这两个字很容易写错,大家看“萍藻”是什么结构?

生:上下结构。

师:大家在本子上写一写这个词,注意上下结构,先写草字头,代表它是一种植物,不能写成左右结构的。

二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许多学生感觉到课文的晦涩、难懂,与未能读懂第一自然段有直接关系。而这一段的学习只要明白几个词语的意思,全段意思就会一目了然。如由“石油”“灯罩”可以知道作者用的是煤油灯照明,渐渐缩小的“灯火”,昏暗的“灯罩”,交代出作者写作的时间、环境;由“鞭爆的繁响”“烟草的烟雾”理解作者在这“昏沉的夜”写作时的心境。农历新年期间,“鞭爆的繁响”看似热闹,更衬托出作者孤寂的心情。(《好的故事》最初发表于192529日《语丝》周刊笫13期,早于作者文后所注时间。经查《鲁迅日记》,本篇应写作于1925128日,农历正月初五。)

三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处理文中的关键词语。如“美丽、优雅、有趣”以及开头结尾反复出现的“昏暗”“昏沉”等词语,表面看很普通,学生只有深入理解课文之后才能体会其深层含义,可以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初读阶段可以不去深究。而与此相似的另外一些词语,看似与文章主旨无关,实际上也因为反复出现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则需要在初读时就引起关注。如“云锦”一词,梦境的开头,作者就以“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形容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梦境结束时,作者说“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什么是“云锦”?作者要借它表现梦境的什么特点?这些是学生初读时的困惑所在。可以借助图片、实物等让学生对“云锦”有一种直观的感受,云锦为我国织锦之首,作为一种美丽的丝织品,色彩绚烂,犹如天上美丽的云彩。 “云锦”贯穿整个梦境,作者借此表现梦境的绮丽、美好。理解了这一点,文中 “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及“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理解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再读课文,交流阅读感受

故事一般是有明确的情节、人物的,鲁迅笔下“好的故事”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一疑问,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要求用书上的语句说明自己的观点。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我的两次课堂教学的体会和感受。第一次教学是在一所农村学校,问题提出以后,学生静心阅读,交流分享时,学生很快就抓住了文章的关键所在。

生1:好的故事是美的人和美的事。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1:文章的5—7自然段写的都是美好的景物和人物。

生2:我觉得美的故事是一个梦。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小组合作,很快就清晰地找出了文章中的相关段落印证自己的观点。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我为学生敏锐的感受力而震惊,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自己对课文深入阅读的基础之上的。当然,我也为自己敢于放手让学生自我阅读感悟而窃喜。之后,就带着全班同学开始下一个进程:深入理解“梦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但是,等到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时,学生的表现却颠覆了我对自己以及学生的认知。

这是一个知识面很广、阅读能力较强的城市班级,例如前面词语学习中,学生因为阅读过《西游记》,对于“伽蓝”这样的词语也并不感到陌生。同样的问题提出来后,依旧是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交流阶段,学生的答案以及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出乎我的意料。

 

师:“好的故事”到底是什么?要结合课文的具体文段谈你的阅读感受。

生1:我觉得“好的故事”应该是作者看到的这些风景。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

(这个学生关注到了文章的内容。)

生2:我认为好的故事就是一种回忆,因为他在第十一自然段说“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他记得一篇好的故事,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回忆。

我又觉得这是一个梦,在第三自然段,作者说“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一般他没有经历过,却又“看见”,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梦。

(这个学生的发言看似矛盾,却清晰地反映出其思考轨迹,这就是学生似懂非懂,朦朦胧胧的初读感受。)

生3:我同意张雨潇(生2)的说法,我认为这是个美好的梦境,并且我觉得这还是一种思想。

(“思想”一词是学生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直觉,虽然说不清楚,但是已经觉察出文字背后的该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

生4:我也觉得是梦。我的理由在第十一自然段“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趁碎影还在,说明他就是在梦里。

(学生间相互启发,逐渐阅读深入。)

生5:我觉得好的故事就是他以前经过的一个地方,因为在第五自然段,他说“仿佛记得”。

(这一段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容易引起争议的一段,学生已经敏锐地感知到是“回忆”。)

生6:我认为好的故事应该就是他在梦中的回忆,从第十四自然段可以看出,“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就是说明他在梦里,突然间醒了。

生7:我跟他们找的自然段一样,也是第三自然段,但我不认为是梦,我觉得应该是作者的幻想,或者是想象。

生8:我认为这个好的故事是一个想象,我的观点是第二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八自然段。首先,第二自然段说“我闭着眼”说明他是在闭着眼想象;而且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作者用了“美丽、优雅、有趣”这三个词形容这个故事,说明这个故事很完美。现实生活中可能有这么完美的事吗?所以,作者心中的完美可能就是他想象出来的。

(在交流碰撞中学生的思路逐渐打开,思考越来越趋向深入。)

生9:我认为好的故事是指鲁迅先生这一生见过的所有美好的事物,我的依据是在第四自然段中他提到“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在第八自然段,他提到“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只有他在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他见的事物,他才有可能全部都知道。

生10:我赞成她的观点,我是从第五自然段、第六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看出。第五自然段的开头“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我的关键词是“仿佛记得”,因为仿佛记得曾经的事,那一定是这一生中美好的事物,集中成一个好的故事。

生11:我认为好的故事是他一生中所见过一些好的人和好的事在这场梦中都结合起来了,所以他非常留恋这一个完美的梦中的好的故事。

生12:我认为好的故事也许是一种象征或者说是寄托。

生13:我认为是作者的一种向往,因为第一自然中就是说作者身边的环境不是特别好,而他的故事里面有山,有水,人美,风景也美,我想就是作者向往他故事中这种情景。[d1] 

……

对于学生的表现,我只能说是惊叹了。之所以没能打断他们的谈论,是因为学生的阅读体会一定意义上超出了我自己原来的预设和认知。这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决不能武断地以“梦境”框住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对于文章,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有自己不同的解读。认为“好的故事”是那些美好的人和景的学生,他们读懂了文本的表层意义;认为“好的故事”是作者的“梦境”的学生,他们已经读懂了文章的结构;认为“好的故事”是作者的想象以及把现实中的美好化为梦境的学生,实际上已经读出了文章的象征意义,体会到了鲁迅先生写作的本意。

静静地听着孩子们的争论,这是教学中最幸福的时刻。以至于第一节课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在争论不休……

三、借助朗读,进入深层次阅读

  无论前期对文章有着怎样的解读,学生的印象依旧处于浅层零散、无序的状态,只有带着各自的思考再读课文,才能获得更加深入、完整的认识。就这篇课文来说,简约、凝练的语言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朗读就成为深入理解的重要手段。内容不同,指导朗读的方法也要有所侧重。仅举教学中的三个例子说明这一点。

例1, 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有大量的名词并列出现,中间用逗号而非顿号隔开,在朗读中要让每一种事物变得清晰而生动,美的人和美的事要在脑海中呈现出来。同时,这“诸影诸物”,又在不断的解散、摇动,扩大,融合,交织。引导学生一边体会,一边朗读,在朗读中继续体会和理解。

如指导朗读“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一句。

师:大家看这段景物的描写,它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

生1:它给我的感觉是非常抽象。

师:是的。就像是一幅印象派的画作一样,虽然画里有这么多的景物,但却是碎散的,是零乱的。虽然色彩很明丽,但又是扭曲的,变形的,无法一一分辨清楚。为什么作者写的景物是这样的呢?

生2:景物是倒映在水里的,水波波动,它就会扭曲。

生3:这是作者模糊的记忆中的景物,所以是这样的。

生4:这一切都是作者梦中的景物,梦中的感受。

生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思绪也是凌乱的,心情也很压抑。

……

2,文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和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可以抓住“昏沉“昏暗”等词语进行朗读指导,感受鲁迅先生压抑、迷茫、怅惘的心情,了解解鲁迅先生所面对的现实的黑暗。

3,文中大量的与现代汉语用法有差异的句式、词句等,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体会。例如“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边缘参差如夏云头”“并水里的萍藻游鱼”等。了解这些语言特点有助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运用。

  要留给学生自主练习朗读的时间,朗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朗读能力欠缺的班级尤其要加强教师的范读或倾听名家朗读录音。

四、拓展延伸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既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习中可以在理解第三部分时出示有关文章写作背景的资料,课后阅读链接提供的资料可以作为理解课文的重要参考。什么时机出示资料,为什么出示资料需要考虑清楚。

在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提问: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由于本节课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感悟,在读书、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

    生1:鲁迅先生是想借这样一个梦境来表达对现实的昏暗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从第一自然段“在这个昏暗的夜”,以及文后的写作年代知道文章写于新中国成立前……

生2:他还表达了对旧社会的厌倦与讨厌。鲁迅先生做了一个美好的梦,这个梦境里风景美人也美,睁眼一起来,就像云锦一样已经皱蹙了,剩下碎影。让人想到军阀混战的现实。

生3: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有三个词是“美丽”“幽雅”和“有趣”,鲁迅先生用这些词来反衬出当时旧中国现实的黑暗。他对旧社会不满,所以他才会向往更美好的事物。

   这时候出示文章写作的背景资料、阅读课后阅读链接的资料是为了印证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与“名家”对鲁迅先生的解读竟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从而获得自主阅读的成就感。教师顺势引导,原来我们自己完全能够读懂鲁迅先生的作品,循着先生作品架起的一座座桥梁,慢慢品读,细细体会,跟着自己的阅读“感觉”走,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伟大但是并不遥远。

    两次教学《好的故事》,我自己体会最深刻是:永远不要忽略学生的学习潜力。一篇课文,如果我们感觉到艰深,那就自己多读几篇,先去读懂它。之后带着自己的阅读体会走到孩子们中间,不要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甚至不必渗透什么,也无需暗示什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体悟,孩子们会带给你别样的惊喜。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d1]若文字量太大,这一部分可以删。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