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波工作室-成果展示详细内容

崔艳波工作室

欢迎加入崔艳波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229860

崔艳波工作室

欢迎加入崔艳波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229860

首页>成果展示

工作室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精彩在寻根究底悄然绽放

作者:张桂玲


图片1.png

源起:

4月27日,在支教的学校一切如昨,我按部就班批改六年级数学作业,这份作业对于部分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没想到完成情况超乎了我的预期,几乎全班同学书写工整且答案正确。孩子们的基础我了如指掌,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孩子们完成作业的方式出了问题。正确答案应该是从网络上复制下来的。到底哪个同学的解题思路是个人的真思考我不得而知,为了探其究竟也为了此类现象不再重演,我决定用心要求,促有效学习。

 

践行:

再次上课,把批改好的作业发到学生手中,看到满页红色的对勾,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表情。针对这节讲评课,我要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究的过程,从懵懂到清析,自然生成解决问题时对方法的建构。当学生再次遇到此类问题时,能找到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路径,而不再停留于表层地“就题解题”,我认为这才是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

作业原题呈现:

1.甲、乙两桶油共重260千克,如果将甲桶油的八分之一给则甲、乙两桶油的质量比是7﹕6。原来两个桶里各装多少油?

2.一批零件,张师傅独做20小时完成,王师傅独做30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做,那么完成任务时张师傅比王师傅多做60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这两道题的讲解,我适时“退后”,找学生分析,捕捉生成资源,引发师生、生生互动的思维碰撞。

 

第一题题中出现了这样的做法,8-1-1-1=5  8+5=13  260÷13=20(千克)  20×8=160 (千克)   20×5=100(千克),学生针对这种做法展开了争论,问为什么减3个1,用这种方法的小女生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我决定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在学生的短暂思辨中,有了这样的回答:“甲桶给乙桶1份后,乙桶是6份,说明乙桶原来是5份,甲桶比乙桶多3份,所以减3个 1”。一个憨厚的男生小声嘟囔说:“直接用6-1不就得了”。几个听懂的孩子点了点头。接下来我针对这道题的不同解法进行小结。因为师生、生生的互动,学生在信息的比较中,语言的交流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明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历练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积累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

 

作业原题呈现

3.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两车在距离中点24千米处相遇。摩托车行完全程要9小时,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为了摸清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这道题我将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处理。给学生“留白”,要求学生给此题的每一步算式加上小标题。学生忙碌起来,几分钟过去,只有几个人抬起头,我前后巡视,几个孩子的表现使我眼前一亮(如图)

 图片2.png


尽管他们的线段图还不够规范,备注的语言不够严密准确,但是从他们的书写中能看到个人独立思维留下的痕迹。在其他同学的卷面上没有动静。我更坚定了孩子们“掺水”的作业方式。接下来师生又共同辨析了这道题的不同解法。自那天起,我的数学作业要求对一些题书写理由,个别应用题注明解题思路。继续践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反思:“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老话大家耳熟能详,相信其中的道理大家早已理解。学生每天都在上课、下课、写作业、改作业,如果能够做到真思考、真读书、真研究,这就是最好的“磨刀”。

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出点子引导学生经常“磨刀”,给学生说的机会、辨析的机会、梳理的机会,哪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困难、迟缓、不尽如人意都好过学生不动脑筋的“拿来主义”。

图片6.png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