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名师工作室活动化课程【“普特融合”特需微课程】(九)
于艳名师工作室基于“名师工作室活动化课程”体系,结合普通教育学校“特需学生”指导需求,开发工作室团队特殊教育专业指导资源。以普校“特需学生”个性化指导为核心,创建“特需微课程”。探索工作室团队“普特融合”实践路径,助力教师“普特共研”,实现跨界成长。
2025年伊始,省市两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于艳、古城小学校长杜娟(工作室成员)、秦皇岛市特殊教育学校科研处主任刘丽芳(工作室成员)多次交流研讨,规划设计“特需微课程”。
2025年2月26日就古城小学各年龄段“特需”内容与学生个体状况,锚定、提炼主要问题,组建特殊教育指导团队及普校共研团队。
2月28日,工作室主持人于艳与特教学校刘丽芳主任就近10年来工作室开展“普特融合活动”的路径与方法再度展开交流,总结优势与不足,明确“特需微课程”以学生个性化指导、教师跨界研究与培训两线推进,同时探索跨领域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3月6日,工作室主持人于艳、古城小学校长杜娟和特教学校刘丽芳主任反复研究,将“一年级学生为主的言语矫正”作为“特需微课程”开篇,并且进一步细化特殊教育团队入校时间、随堂观察、研讨筛查、音韵评估、普特教师观摩共研等实践流程,构建“实训操作”制度等。
名师工作室“普特融合”特需微课程的构建基于顶层设计,深入研究课程展开的路径与方法,为系统跟进、有效实施把脉定向,精敲细节,提质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