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贺书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09552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09552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16.你有背“解词”的痛苦经历吗?

还记得三四年级的时候,每学一篇课文,老师都要求我们背“解词”,也就是说背课文中词语的意思。那时候我们简陋的农村小学没有正投、背投各种“投”,连那种带灯泡的大方盒子投影仪都没有,更别说白板了,只有每个学期都要用几毛钱一瓶的臭墨汁刷一遍的大黑板。我的眼睛已经悄悄开始近视了,虽然因为先天发育不良,长年坐在第一桌,但阴天时还是看不清黑板。那时最怕阴天,更怕阴天时老师在黑板上抄“解词”。那一大黑板密密麻麻的粉笔字变成傍晚我妈在垄沟里点的小米种子,有的被黑夜蒙住了,有的被土盖住了,看得清的寥寥无几。更痛苦的是使劲眯着眼睛或者讨好同桌抄下来后,还得咿咿呀呀背个滚瓜烂熟。(还记得有一阵子流行小孔眼镜,就是眼镜片用两块黑的硬塑料,上面扎了好多小孔。我常常讨好同桌借来用。您可以脑补一下一个矮小的女孩带着大黑眼镜的样子。是不是很滑稽?)

(记滴记滴,八零后滴美丽回忆呀!)

当然,造成这种痛苦经历我是完全不责怪我的语文老师的,反而相当同情他们,既要那辛苦地抄,又要那么耐心地查。怪就怪那时没有课程标准,哈哈!

读: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一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二学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第三学段)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四学段)

解:(出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这个系列的目标表述,隐含着对词句理解几个重要的设定。

第一,要在语言环境(语境)中理解词句。这个语言环境,首先是指文章的整体,学生对词句的理解,前提是对整个文本有初步的感知,这是理解词句含义最基本的方法和途径。孤立的词汇和句子只有一般的词典意义,只有在特定文本的规定性语境中,作者才赋予它具体的表达意义。

第二,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句。词句的词典意义也好,表达意义也罢,说到底都来自于生活(包括人自身),学生是现实生活的“在场者”,而且或多或多都已有一些生活积累,以及语言积累,这些经验性的东西都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中的词句。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目标中“推想”这个提法。所谓推想,是一种猜测和推断,它一靠语境的上下文制约;二靠阅读者的语言直觉,即语感;三靠自己的经验和积累。推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人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大都是运用这种实际能力得到解决的。

第三,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自己探究性地理解词句。

以上几方面设定,都是为了把词句的学习纳入阅读能力的培养,兼顾文义(字面意思、情感、口气、用意等),防止脱离阅读过程去搞大量孤立的词句训练。

思:

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其实就是在强调对任何语言单位的理解都不能脱离语境。孙绍振先生提出要用还原法理解词语。

首先要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其次把它和上下文中,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找出其间的矛盾,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这是叫做语义还原。

还有一种,还原的不是语义,而是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人物和景物——将其原生态,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状态、逻辑,想象出来,让它和文本中的形象形成对比,矛盾就不难揭示了。(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我们来讨论第一点,还原原生意义,就要查字典、查词典。

查字典是小学生需要做的事,初中生还有必要查字典吗?查字典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是为了知道某个字的读音、某个词语的意思,老师查了后直接告诉他们不就得了吗?这样多省时间啊!

是啊,现在整个社会的节奏都在加快,大家都在赶时间,为了赶时间,我们常常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并反复叮嘱或使用高压政策强迫他们“记住”就可以了。可是“记住”有什么价值吗?是获取知识的过程重要还是知识本身重要?是“知道”这个知识重要还是“运用”这个知识重要?

查字典、词典,并不是“知道”“记住”那么简单。我备《爱莲说》一课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亭亭净植”中的“亭亭”,河大版课本解释的是“姿态美好的样子”,而部编本课本解释的是“耸立的样子”。我脑子里经历了下面的思考过程:一说“亭亭”,就会想起“亭亭玉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不是写过吗?“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怎么可能是“耸立的样子”呢?但是部编本课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呀!可是,不能因为它是部编本,就相信它,那样就是迷信权威了。我必须得经过自己的研究再做出判断。怎么研究呢?首先想到的就是最重要的一本参考书——《现代汉语词典》。

亭亭:(1)〈书〉形容高耸。(2)同“婷婷”。形容人或花木美好。

第一个义项前有一个“书”,表示书面上的文言词语。但是,我也不能因为这个“书”字就妄加判断就是它。

再查《故训汇纂》,在诸多以我的水平难以分辨的繁体字中,我瞪着两只高度近视的大眼睛寻找,居然发现没有一个义项是“姿态美好的样子”。那么,是不是就这样下结论了?我觉得还不够,这仅仅是“还原”的第一步。

下一步,还要还原它的语境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亭亭净植”中的“植”是“树立”的意思,什么是“树立”?对于一株植物来说,茎不直,不能称之为“树立”,太矮小,说“树立”也不当。所以“亭亭净植”,在强调莲花的整体是一个直立且高耸的形态。

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下定论了?

还是不行!我心里的疑团反而更重了。莲花的形象怎么可以称得上“高耸”呢?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高山、大树能用上这个词。这时,我们不自觉得进行了“还原”的第三步:把“作品所表现的对象原生态”也就是“未经作者心灵同化的状态”想象出来,莲花的原生态当然就是那种洁净、美好的形象喽!和文本中的“亭亭净植”一对比,矛盾就出现了。景物被人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会在作品中呈现不同的状态,作者笔下的莲是经过作者心灵同化的“君子莲”,也就是说作者是在“把莲作为君子描写”这一语言环境下描写莲的。把“亭亭”理解为“高耸的样子”是因为君子的形象就是正直的、高大的,君子是让人敬畏的,让人只可远远地、尊重地去仰望,而不可走近去轻佻地去玩弄。

所有的疑惑经过“还原”就迎刃而解了。

课后练习题:

你疯咧吧?还出课后练习题?

你看你看,又着急了,这个题特别好玩。只当一起玩玩嘛!一边玩一边长知识,赚大发了!

中,中,说不过你,试一试吧。

OK!小马儿!

啥玩意儿?我咋一不小心变小马儿咧?

你忘了《小马过河》的故事了吗?

先看笑话,再答题——

邻居老王缺德,把淘宝用户名设为“我爹”,快递员送货,总很为难:“你是…我爹吗?”

“你是我爹吧,下楼取快递。”

“是…我爹…吧,这有你的快递…”

快递员感到怎么说都别扭,后来经初中语文老师指点,终于实现了“逆袭”:

“喂,你好,你叫我爹对吧?”

“你……是?”

“你是不是叫我爹

“你是谁?”

“我问你叫我爹对不对?

“你到底要干啥?”

“你要是叫我爹,我就把快递给你送过去!你要是不叫我爹,我就把快递发回去了!

问:在这种语境中,快递员说的“叫我爹”中的“叫”是什么意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老王如果质问他,他会怎么辩解?这辩解里一定也有“叫”字,它又是什么意思?

查查字典去吧!可有意思了!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