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贺书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13023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13023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一组对话  感人情冷暖

                      ——《孔乙己》教学片段实录

                                                  

唐山市古冶区第33中学   金钰

 

教学目标:精段赏析,感受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教学重点:精段赏析,感受人情冷暖

教学难点:学习层层推进、波澜起伏的故事情境构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透过一组对话,感受孔乙己身边的人情冷暖。

二、品读课文第4段、第6段

   (学生每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孔乙己和酒客自读课文,走近人物。)

师:现在我们这里就是咸亨酒店了,我来采访一下。

(问一名扮演酒客的学生你一见面就和孔乙己说话,是出于关心他吗?

生:不是,我其实是想嘲笑他。

师:哪里透露出了你们这些酒客的想法?

生:“叫”这个字可以看出酒客是不怀好意的,是故意要让大家都来取笑孔乙己的。

生:从标点符号也可以看出来。这句话结尾用的是感叹号,再加上那个“叫”字,就更突出嘲讽的语气了。

师: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下这句话。

学生读。(“又”“新伤疤了”重读且高调)

师:“叫”字一字传神啊。

师:(问另一个扮演酒客的同学)接下来又写到你们叫嚷,不同的描述文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文中“又”“故意”这些词是写酒客们看到孔乙己对刚才的嘲笑没什么反应,他们不甘心、不罢休,比刚才还不怀好意地连续叫嚷着、取笑他,一定要让他出丑的决心

大家笑。

师笑道:“决心”用在这可是充满了贬义,有这样“决心”的人得多无聊、多冷漠啊。

生:我发现这次写叫嚷是“高声嚷道”,都是叫嚷,这次多了个“高声”,可以看出酒客们是唯恐别人听不见他们取笑孔乙己的话。

师:“高声”换成“大声”好吗?

学生略思索。

生:不好,我觉得“高声”不只是声音大,而且有声音高又尖利刺耳的意思。

生:又高又大,尖利刺耳,这样的声音让我有一种油腔滑调、阴阳怪气的感觉。

师:是个别人这样子吗?

生:不是。“他们”一词可以看出是一群人都在取笑孔乙己,都在看他的热闹。

师:“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简单一句,就淋漓地描绘出了一群人戏弄孔乙己时兴奋张狂、跟疯起哄的情态,此起彼伏的嘲笑、叫嚣声如在耳畔。带着这种理解读一下这句话。

生读。(“一定”“又”重读且高调)

师:在他们这样的阵势下,故作镇定的孔乙己也终于“睁大眼睛”辩驳了。“睁”换成“瞪”好吗?

生:不好。“瞪”是很气愤、很理直气壮的样子,看下文孔乙己确实去偷东西了,所以他不敢“瞪”。

生:“睁”这个字写出了孔乙己被嘲笑刺激后想要争辩来保全面子,可是又很心虚的样子,从“睁”这个字可以看出孔乙己嘴硬、心虚还死要面子的难堪样子。

师: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孔乙己这个可怜又可恨可悲的人!“睁”字又是一字传神。

师:作者字词运用真是富有匠心,我们可要再细读接下来这位酒客的话,看看能有什么发现。(“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生:我发现“什么清白”后面用了问号,带问号的句子一般都读升调,我想这是故意用不普通的向上挑的语调来突出酒客对孔乙己的嘲讽、取笑,不怀好意。

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下这句话。

生读。(“什么”尾音拉长“清白”语调上扬带着不屑语气)

生:我对“亲眼见”几个字比较感兴趣。孔乙己去偷书应该是在何家大院儿里的事,短衣帮是不可能进得去看得见的,所以“亲眼见”说明何家人是故意把孔乙己拖到外面当着众人面打他的,就是为了让孔乙己出大丑。

生:“吊着打”几个字让我看到了何家人的残暴,孔乙己是有错,但就几本书就“吊着打”,也是下手太狠毒了。

师:“吊着打”三个字被放在句末,单独出现,这样的语序着实是为了突出强调的。三个字读来铿锵有力,实则痛彻人心,它像匕首一般刺破孔乙己强撑的读书人的尊严;“何家人”“几本书”,科举出身的大户人家对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如此无情、凶残;短衣帮(酒客)对同是挣扎在生活底层的孔乙己没有同情、恻隐之心,只有奚落、取笑。他们像一张张血盆大口,吞噬着孔乙己这个苦人的尊严和生命!

师:既然第三位酒客知道孔乙己伤疤真相,那把他的话放到最开始去说,效果怎么样?

生思考。

生:我觉得放在开始就说,酒客们可能觉得没意思不过瘾吧。

他们要过什么瘾?

他们以取乐孔乙己为瘾,他们要看孔乙己难堪、出丑的样子,然后他们就高兴了。

他们要拿孔乙己取乐,结束的太快恐怕就没意思了。虽然放到开头这句话也能刺痛孔乙己,但安排在后面说出来就可以展示出孔乙己被大家奚落、被大家伤害的过程,更能表现酒客们的自私、冷漠、无情。

生:我觉得作者这样安排,更能让我看到孔乙己被别人取笑、玩弄的画面,这是他日常遭遇的缩影,我就更觉得他可怜、可悲了。

师:是啊,如果放到对话开始就说,就“没意思、”“不好玩了”!这样安排,一步一步深入,为我们展示了酒客挑逗、玩弄、折腾、折磨孔乙己的过程,展示了他们撕裂孔乙己伤疤幸灾乐祸的过程。

学生带着理解再次朗读第4段。

师:这样的揭短、嘲笑、戏弄、伤害并没有结束,读第6段对话,哪句话再次刺痛孔乙己?

生: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师:将“捞”换成“考”好吗?

生:不好。“考”感觉比较正式,表示承认考秀才是不容易的事,“捞”就显得很随意、很轻松了。“捞”表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轻蔑。

生:我也觉得“捞”比“考”有轻松随意的意思,前面写到“半个秀才”,“捞”那么容易,还半个都没有得到,这样写更能表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嘲笑、挖苦、讽刺。

师:都是嘲笑、讽刺,比对第4段,看看哪次对话对孔乙己伤害更大?

生比对、思考。

生:这次伤害大。第4段中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这一段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孔乙己脸“涨红”青筋“绽出”,表明他是很羞愧、难堪的。“笼上了一层灰色”,“笼”和“灰色”写出了孔乙己脸上连一点血色都没有,脸色像死人一样,由此我觉得这次伤他更深更痛。

生:“立刻”一词可以表明,先前他还会因受到讥讽而激动地“涨红了脸”,这次他像是被人点了死穴一般,立刻变得毫无生气。

师:由羞愧、难堪到心痛至极、心如死灰。

生:第4段写孔乙己“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第6段写“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前面孔乙己还可以为自己争辩、遮掩一下,现在他已经连话都不知道怎样说了,这也说明“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一句对孔乙己伤害大。

师:由清醒的争辩到精神痛苦而混乱的不知所言。孔乙己自诩读书人,终生没有进学是他心里最大的痛,酒客们从身体到心灵的攻击、取笑,让他痛不欲生!可是他们却——笑了。

师:如果说第4段是酒客们将孔乙己的伤疤撕裂开,那这次取笑无疑就是往伤口上撒盐了,可是这次撒盐却没有紧承上次的伤害。再读第6段,你有什么感受?

生:“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这表明酒客对孔乙己的取笑、逗弄是一波一波,一波渐平一波又起。

生:这让我想到老师前面说的“不好玩”了。酒客们等到孔乙己神情恢复自然些后再刺激他、奚落他,他们觉得这样才好玩、才有趣,这就更好地表现出酒客们的无情和冷酷了。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后面又写到“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从这两句可以看出,酒客们故意逗弄孔乙己,先让他平静,再让他变得“神气”,最后再让他心痛。这又是一次玩弄的过程。

师:他们撕开伤口,再等伤口刚要愈合再次撕开,再往伤口上撒盐!这正体现作者层层推进、巧设波澜的情境构思方法。

师:文中“便又问道”“便接着说道”两个“便”字也用得好,读读品味一下。

生:两个“便”字可见酒客们早有预谋,他们悠悠闲闲的故意这样玩弄孔乙己,以此为乐。

师:“便”字舒缓、从容的节奏,与孔乙己“立刻显出……”那份骤然而至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面对一个苦成了死人的人,他们却笑了……酒客和孔乙己,是挣扎在生活最底层的本该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一群人啊!

有感情朗读第6段。

三、学生谈感悟与收获

1、思考和启迪

“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这种爱的缺乏,往往表现为一般群众精神的麻木,从而对不幸者采取冷漠的旁观的态度。

2、阅读与写作收获

   准确用词

   情节层递、巧设波澜

   苦乐对比、以乐写哀

四、结束语:

    一字之外,多少风光,

    谨小慎微,无限彷徨,

    怒中有怯,笑中含伤,

    精读细品,韵味悠长……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