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娜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张利娜工作室

欢迎加入张利娜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95869

张利娜工作室

欢迎加入张利娜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95869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 第16讲(看点:秋窗风雨夕)

【精选PPT文字资料】

59、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林黛玉【第45回】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鉴赏】

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

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

①开头4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诗人的抒情作了环境铺垫。

②中间12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诗人孤寂凄苦的情怀。

③最后4句,通过描写彻夜未眠后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

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

惊破秋梦的翠绿,移向秋屏的泪烛;

满院飕飕的秋风,满窗淅沥的秋雨;

罗衾更寒,更漏不断;

一直在悲泣伤感,一宿都转转难眠。

这首二十句的诗,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如果联系全书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红楼梦曲》中说,“堪破三春景不长”,又说“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挨过!”再联系咏菊诗中“露凝霜重”、“衰草寒烟”等句来思索,这个“秋”字的象征意义就明显了。大观园群芳生活的时期,正是贾家开始“萧疏”的阶段,用季节比喻相当“初秋”,只消一场暴风雨,就要万卉凋零了。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曹雪芹的文字有草蛇灰线的特点。《红楼梦曲》中写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对黛玉将来不断地悲愁思人,最终泪尽而逝,《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

小小建议:

      课件中观点多借鉴蔡义江老师红学论著——《<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建议大家买一本,置于案头枕边,随时翻阅,多加熏陶,有助于我们睁开诗词鉴赏的眼睛。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