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今天
刘丽颖工作室推出的初中作文微写作,是基于工作室已经结题的省级课题重要成果《初中古诗文通识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滴水藏海微写作”栏目发布的,所有学生作品和教师点评都是好中选优的佳作,希望能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微写作,与我们共同开拓微写作教学的新天地。 借助联想和想象,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三、四句扩写成100字左右的景物描写片段。 指导教师:沧州市第十四中学 尹娜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是学生“三怕”之一,如何让学生学会写作文,不怕写作文,是语文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微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将文章写得更凝炼,更熟练,挤出水分,增加含金量。
例文
(一) 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秋风中夹杂着马的嘶鸣,炮火中翻涌着动荡的岁月,鲜血与大地交织成了天边的晚霞,绚烂,却又悲凉。炮火中的长安城已经成了一座战争的牺牲品,就在残垣断壁旁,还有几丛凌乱的菊花在角落谨慎地抬头绽放,像是在翘首期望着那不久后终会到来的和平。(七年级14班 赵晓曦) 师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另辟蹊径。在她眼中菊花成为和平安宁生活的象征,使诗歌的主题意义更为深厚。
(二) 无边落木,滚滚长江,一线霜天,秋风劲爽,又是一年重阳节。任秋风吹透了衣衫,看落叶飘零飞满天。它寻不到故乡,亦如我那回不去的长安。登高吧,今天是重阳节。望远方,那里是我的故园,我仿佛看到年迈的老母在为我缝制棉衣,一针针缝进了对儿子的思念。我仿佛看到了多病的妻子为我温热了饭菜,一次次投入了太多归家的期盼。还有我那可爱的孩子们,为我一次次敞开回家的大门。之后,是无尽的等待。然而,这一切都如梦境,留下的只有战地的黄花,茂盛依旧,血染满天,那是我苦难的长安。 我泪下沾衫! (七年级14班 郑昊冉) 师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遥望故园图”。细节描写颇具匠心,语言运用极富功底。
(三) 花开花落,万物岂为永恒?伴随着他人团聚的幸福欢笑,自己孤身一人为异方。想念着。回忆着远隔千里的故乡——仿佛看到那久违的金黄色的菊花。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团聚,重逢又何谈容易?无情的战火和亲人的绝望的哭声交织在一起,鲜红的热血,染红了天边那一朵晚霞…… (七年级14班 李佳诺) 师评:作者恰当运用对比手法,以他人的团聚衬托自己的孤寂。跟深刻的表现出眼前境遇的凄苦及社会的不堪。
(四) 我是一片残红中尽存的完好的一朵幼菊。 四周是无休止的喧嚣,漫天的尘屑和火药残留的气息让我倍感不适。不远处还有几堆火堆吞噬着早已远迁的人们的屋舍,就连我身边的庭院也几乎成了废墟一片。我身边的姐妹,几株已被撤退的士兵胡乱踩折了茎秆,花瓣也深陷污泥之中。几株已挺不住战争的火药的摧残,早早暗淡了花容,凋谢了花身,根本不会有人相信,在这一片残垣中的残枝败叶是曾经娇美的菊花。我听着远处的哭号声,痛苦地打量了一下自己---摇摇欲坠的几片沾满尘土的花瓣打弯的花茎,快支撑不住而折断,叶片已经剥落。没有太阳的天空突然洒下了雨滴,洗净了我身上的尘埃,滋润了我的花朵,我仿佛在这混沌间找到了新生! 雨后,人们惊奇的发现,在已被战火无情灼烧的长安的一遇竟绽放着那样娉婷的一朵菊花傲然绽放在遍布杀戮的战场,仿佛那样的静美存在,就是为了带给人们生的希望。 (七年级13 班 邵嘉阳) 师评:作者将自己想象成那株傲然绽放的故园菊,视角独特,语言细腻。饱含着对生的渴望,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五) 重阳之夜,凌乱与硝烟烽火中那脆弱的生命无奈地挣扎着,可又有什么办法!一把把锋利的刺刀穿透那弱小的身躯,眼神中依然充满对和平的渴望,残忍的猎人践踏着他们丰收的“战果”。长安故园中纷飞的战火伴随着人民的无奈与叹息,依旧是炮火连天直至弥漫整个天空,而那丛丛的菊花竟相生长在残垣断壁间,却无人欣赏,孤独而又凄凉。(七年级13班 孙华御) 师评: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用词准确而生动。那零落的菊花正是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
(六)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但今日重阳却是一片荒芜,一片凄凉。昔日繁华的城中,哀鸿遍野。刀光剑影让原本挺立的一座座楼宇坍塌下来,又被冲天火光所销声匿迹。到处是叛军的身影,让人民死于非命。但在尸横遍野,火光冲天的一片片废墟中,一片稀落的野菊花在马蹄声中开放,低低矮矮,却开的灿烂。远在千里之外,沙场上血流成河。而在那鲜血的一旁,也开出了一株株灿烂的,蒙上尘土的菊花,在破败的车骑与军士的尸骸边生长着。 (七年级13班 崔筱涵) 师评:作者想象力比较丰富,采用反衬手法,以重阳团聚之日衬托眼前的骨肉分离,凄苦之情油然而生。
(七) 秋风飒飒,送来了谁家孩童凄厉的哭声? 马蹄声声,带走了多少人心中的希望?重阳佳节,长安城的街上却空空荡荡,只能循着秋风望见那些埋伏着的士兵。他们的脸上混着鲜血和泪水。伤痕有些已经溃烂,疼痛难忍。他们却咬紧牙关,望着一片狼藉的长安,眼底划过不易察觉的晶莹。忽然,一股花香传来,他们如梦初醒。你看!那一朵朵金黄的菊花。忽然。灰白的世界里依然坚强的绽放着,你看!那是我们坚守的幸福!天空下起了雨,菊花在风雨中摇曳,一个士兵忽然用身体挡住雨水的攻击,动作温柔,目光坚定。向前!(七年级13班 王馨阅) 师评:长短句的交错运用,使小文章语言凝练而又意蕴深刻。那战地中傲然挺立的菊花给身心俱疲的将士们带来无限慰藉。
(八) 那遥远的故园长安啊,怕是早已被那战火摧残得没有了往日的模样。战火纷飞中,满目疮痍,血染天街;断壁残垣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的绽放!这战场边的菊,带着孤独,带着羸弱,也带着铮铮傲骨,在世人的怜惜与敬佩中怒放!我那日夜思念的故乡长安啊,何时你会渡此劫难,重现往日之盛况!(七年级14班 曹依淼) 师评:作者文笔极具功底,她笔下的菊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有了战士的铮铮铁骨。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
(九) 硝烟漫天,马蹄在破败的街道上飞驰,激起一阵阵尘埃,蒙在一位怀抱孩子的母亲圆睁的眼上,而那双眼睛也凝滞住了,再不会在怀中孩子哭泣时流露出怜惜的光彩。她身下的泥土被染成了紫红色,散发着一股难忍的腥。曾经繁华的长安如今这般人间地狱,在房舍的余烬旁,趴伏着一具具饿俘,菜色的脸上满是痛苦与绝望。而在冒着黑烟的断壁旁,一丛苍白的菊花随风摇晃,被烟熏得憔悴的花瓣上,被溅上一滴鲜血,缓缓落下,像一滴血泪。(七年级13班 梁冬暄) 师评:作者采用细节描写再现了战火中的菊花,那憔悴而苍白的花瓣正是战火中百姓的真实写照。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语文世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