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贺书工作室-资讯详细内容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57538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57538

首页>资讯

工作室资讯

资讯

 

 

河北省名师田贺书工作室公益直播课开课啦!

 

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相当一部分老师甚至专家认为:凡是作文好的同学,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凡是作文不好的同学,靠老师教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难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至少证明我们目前的写作教学是没有用的。

如果写作是可教的,到底教什么呢?到底应该怎么教呢?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教学部分,到底有没有系统?如果有,我们如何去发现?

……

 微信截图_20201231085411.png

为解决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统编教材,20201230日晚八点半至十点二十,河北省名师田贺书工作室主持人田贺书在钉钉群里为教师们奉上一节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写作教学主题梳理与分析》为题的线上公益直播课。云南、新疆、广西、河北等全国各地近四百名语文教师实时在线参与了此次活动。

田老师从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主题分析、统编教材课堂教学建议两个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交流。

 微信截图_20201230205435.png

“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主题分析”这一部分中,田老师先带大家从宏观梳理了教材写作教学部分的系统。

他为大家呈现了36个写作教学的专题,引导大家发现这36个写作教学专题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每个写作专题不仅告诉我们初中写作教学教什么,也告诉我们了怎样教。

接着,他以导图的形式把这些写作教学专题分为写作策略、文体写作、学法指导、改编式写作、写作程序几类,依次进行了详细地阐释,并带大家思考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例如,田老师引导大家根据教材对文体写作和文章写作内容安排的多少、写作策略的教学内容来思考,很容易地看出,教材是以教学生写文章为主,而不是教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这正和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是一致的。因此,平时许多老师希望学生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这种行为不符合课标的规定,也不是教科书编者的编写意图。这样,纠正了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错误认识。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统编教材的写作教学部分是有体系的;写作教学的主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的是文章写作,而不是教文学创作;追求写得通,而不是写得好;教写作,而不是教作文,更不是教学生写应试作文。



在宏观梳理了教材写作教学部分的系统之后,又从局部以具体实例引领大家进行了具体的感受。

分析《文从字顺》与《语言简明》《语言要连贯》《语言要得体》三个写作主题之间的关系,发现后面三个写作主题都以《文从字顺》某一条作为一个训练要点。——由此感受到“写作教学主题前后勾连,相互衔接

分析《如何突出中心》的写作指导及写作实践部分的内在逻辑,发现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之初阶要求”“怎样做之高阶要求”来安排的。——由此感受到“各个写作教学主题内富有逻辑联系”。

分析七上第一单元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关系,发现阅读教学主题“四季美景”是写作教学主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基础。——由此感受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结合的”。

分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学写小诗”等,发现教材中的写作实践都在努力打通生活与写作的联系,消除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由此感受到“要引导学生从做事的角度完成写作任务”。

 

“统编教材课堂教学建议”这一部分的分享中,田老师提出以下观点: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理解教材,尤其是教材背后的思想;写作教学要由“粗放”到“精细”;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特别关注兴趣、习惯,重视过程指导;将写作教材正文与写作实践中的“提示”结合起来,把指导写“这一类”文章和指导写“这一篇”结合起来;要重视写作实践教学,创设真实的写作情境,教授学生实用文体写作。

要做到以上这些,教师要提高对写作、写作教学的理解力;要攻“坚”克“难”,从以下几方面认真阅读写作教学部分的教材,包括:开发合宜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以任务驱动,带学生发现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读懂教材,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发现各个写作主题之间的联系,知道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写作学情。

 微信截图_20201231084723.png

近两个小时的课程,通过梳理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的内在系统“是什么”,思考“为什么”这样安排,进而思考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大家刷新了写作教学理念,对初中阶段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河北省名师田贺书工作室将继续致力于统编教材使用的研究,以“提高学员研究能力,撬动课堂教学,助力区域教研,推进课程改革”为目标,服务一线教学。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