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贺书工作室-成果展示详细内容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57535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57535

首页>成果展示

工作室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真题回放】

作文。(50分)

请根据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不限文体;④不得套写、抄袭;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文题诠释】

写好应试作文的前提是审题。

审,谓详观其道也。(《荀子·非相》)审题其实就是读题:读出题目对文章写什么以及怎样写的规定。

1.读懂“认识你自己”。

“认”分辨,识别;“识”的意思是知道,认得,能辨别。“认识”是一个动词,表现的是辨认、识别、判断的过程。

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信息发出者(说话一方)发出的指令“认识你自己”中的“你”指“你”——信息接收方(听话一方);信息接收方(听话一方)接收到“认识你自己”这个指令以后,认识到这个指令中的“你”指自信息接收方自己,从而将其转化为“我”。所以,站在语言交际的两端,信息发出方可以写“认识你自己”,信息接收方应该写“认识我自己”。

什么是“认识你自己”呢?“认识你自己”包括自我认知的确认、深化和转变。自我认知的确认就是辨识“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认知的深化,就是在自我确认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自我认知的转变,就是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读懂“理解和感悟”。

理解的意思是懂,了解。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所以,感悟会比理解更深次,感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领悟,而理解只要表面认知,不需深入。

就本题来说,理解“认识你自己”就是知道“认识你自己”是什么,懂得句子、词语的意思。感悟是从句子词语里领悟到的道理。比如丑小鸭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经历了曲折,先是周围人称其为丑小鸭,因而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丑小鸭,后来在拼死游向天鹅的时候发现自己就是自己向往的天鹅——如果叙述丑小鸭自我认知的过程,就是基于“你对‘认识你自己’的理解”作文。如果由此认识到周围人的认知会干扰自我认知,认识到自我认知需要一个契机,有时甚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以这些为中心写作,就是基于“你对‘认识你自己’的感悟”作文。

可以说,“根据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理解”是告诉我们,此题是话题作文;“根据你对‘认识你自己’这句话的感悟”是告诉我们,此题是材料作文。

3.读懂“自选角度”。

内容方面,“认识你自己”可以写自我认知的确认,也可以写自我认知的深化,还可以写自我认知的转变。

写作重点方面,可以侧重写自我认知的结果(是什么),可以侧重写自我认知的过程(怎样做),也可以侧重写自我认知的原因(为什么)、作用、影响、价值、意义(怎么样)。有一点必须要明确,不论写什么内容,都必须有表现“认识”的内容。

叙事的视角,可以是交际两端中的任意一方,可以是信息发出者(说话一方)发出“认识你自己”的指令,也可以是信息接收方(听话一方)遵照“认识你自己”这个指令,“认识我自己”。

【审题误区】

定义错误,迷失方向。定义就是“什么是什么”。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定义是论证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其实定义也是叙述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

面对“认识你自己”这个话题作文,要知道“认识”到底“是什么”意思,“你自己”指代的“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文章可以写的内容“是什么”。

误区一:将“成长”的过程当做“认识”的过程

“成长”的过程包括认识的过程,但成长的范围更大,它包括自我的磨炼与坚持,由弱小到壮大;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鼓励与关爱等等。认识是总结和反思。可以这样说:“成长”中有“认识”,但是,“成长”不等于“认识”。“认识”是这次考场作文不可或缺的内容。许多考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比如拟题为《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文章,仅仅侧重写自己坚持的行为,而不是写自己有这样的行为,源于对自己怎样的认识;也不是通过写自己坚持的行为来展现对“自己”有了怎样的认识。

误区二:将“认识你自己”当成“认识你”

“认识你自己”与“认识你”不同,“自己”一词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限定为同一个人,即“认识”的施事与受事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只能是“你认识你自己”“我认识我自己”(绝不能是“他认识他自己”)。而“认识你”的主体与客体可以不是同一个人,比如可以是“我认识你”“他认识你”。好多考生写的是李白、苏轼、李清照等如何如何,这不是“认识你自己”,而是你认识李清照、李白、苏轼。主体与客体不是一致的。

【阅卷现场】

   “认识你自己”“对‘认识你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是一个很安静的话题。回忆自己以往的经历,只要我们能记住的事件,一定是思想上有触动的。将这个触动理性化就是自我认知的确认、深化、转变。这是一个最能“我手写我心”,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

考场上也确实出现了许多精彩文章。有的是自我认识的再发现,例如“原来,我也很善良”“其实,我不平凡”“喜欢上自己,不难”;有的是自我认知的转变,例如“我不是金钱的奴隶”“我不是父母的债主”等。也有的考生以寓言的形式,表达“我”不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我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等。还有的考生写了他人话语或自然万物的表现,启迪了自己,让自己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些考生心思细腻,关注生活中的小事,将自我认识的过程写得细腻曲折,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在文字间静静流淌。

这次作文最突出的问题是照搬原作。本话题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曾经练习过的题目。比如,河北省2015年半命题作文:这次,我没有________。很多考生写过,但能不能照搬呢?“这次,我没有_______”,文章的内容是我这次一反常态,行文的思路是 “我”以前曾经怎样或者是通常情况会怎样,这次“我”没有这样。内容的重点是“我与以前不一样”。以“认识你自己”为题写作文,依然可以记叙这件事,但重点不是“我与以前不一样”,而是源于“我对自己有了怎样认识”使“我与以前不一样”;“我与以前不一样”使“我对自己有了怎样认识”。“我对自己有了怎样认识”才是突出的重点。用过的材料依然可以用,但是要会用,要会“转化”。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