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贺书工作室-成果展示详细内容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08747

田贺书工作室

欢迎加入田贺书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08747

首页>成果展示

工作室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地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

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联系实际,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文题诠释】

2020年河北省中考作文试题属于材料作文。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同样是审读好题目。

1.认识试题所给材料的作用。

认识试题所给材料的作用就是读出材料对“写什么”以及“怎样写”的规定。

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理解材料。

第一则材料解释了“习”的含义,强调“反复练习”。“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这句话的意思是后来反复练习的内容不仅限于“飞翔”,也可以是其它的技能,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技能的目的。

第二则材料对“习”的含义、条件、要求、态度与感受做了更为明确的说明。此则材料中有“学”和“习”两个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中“学”“习”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小篆“学”的,像小孩双手持爻在室内学习的样子,本义是学习,语义重点在首次学。小篆“习”是,表示小鸟在晴日学飞,本义是小鸟频频试飞,语义的重点在反复地练。

现代汉语中的“学”,就是学习,涵盖古代汉语“学”与“习”两个字的含义。由第二则材料,我们再来对第一则材料中“后泛指反复地学做更为细致的界定,这里“学”的语义重点在“习”。基于要将“上述材料”做整体理解,“习”的含义就是“反复练习”,不包括“强调首次”的“学”。

由第二则材料还可以知道,“学”与“习”有先后的次序之别,“学”在前,“习”在后。“学”是“习”的条件。“时”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按照一定时间“习”,强调“习”要及时。“习”得及时,既能保证“学”的效果,也能保证“习”的效果。“之”强调“学”与“习”对象的一致性。“说”表示“习”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美好、愉悦的心理状态”既可以是“习”的过程中拥有的,也可以是“习”之后拥有的。

这样梳理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两则材料明确了“什么是习”——不是强调首次认知的“学”,不是对某事物常常接触而熟悉的“习以为常”的“习”,不是“陋习”“恶习”的“习”,而是“反复练习”的“习”。这样也就明确了“写什么”。

两则材料明确了“为什么习”,“习”可以熟练掌握某种技能,“习”可以获得新的认知“习”可以得到身体与精神的愉悦。两则材料明确了“怎样习”。要“反复”习,保证足够的频率;要“按时”习,保证“习”得及时,“习”需要坚持、需要符合规律。这样,也就明确了“怎样写”。

2.定义“理解和感悟”。

理解的意思是懂,了解。感悟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所以,感悟比理解层次更深,感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所领悟。

就本题来说,理解材料就是读懂材料对“习”含义的界定,读懂“习”的条件、要求、意义。感悟是从材料一、材料二领悟到的道理。比如“习”能生巧;比如反复的“习”能够由量变质变,实现跨越式的转变;再比如“习”的过程是漫长的,由此想到“习”需要有恒心、有毅力等等。

3.正确理解“自选角度”。

内容方面,可以从“习”本身思考:什么是“习”,为什么“习”,怎样“习”,“习”了以后怎么样等,也可以将“习”与自己的生活对接,具体写“习”得某一技能的过程;“习”某一技能给自己带来的绽放;还可以写“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等。

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比如可以写鹰不断习,最终飞上天空。

【审题误区】

误区一:将“学”的过程当做“习”的过程

定义错误,迷失方向。定义就是“什么是什么”。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定义是论证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其实定义也是叙述深入下去的首要条件。

面对这个材料作文,要弄清楚“习”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样才能知道允许写、要求写的内容“是什么”。

“文题诠释”之所以细致区分“学”与“习”,就是因为很多考生混淆了“学”与“习”。例如,有的考生写做煎饼,重点放在跟妈妈学做煎饼的步骤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知道做煎饼的步骤后“习”的过程。显然,这位考生混淆了“学”与“习”。

误区二:忽视“反复”,导致“习”的过程弱化。

反复地练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曲折的。这是一个值得浓墨重彩放大、摇摆、延宕来写的过程。在审题的过程中关注“练”,忽视“反复”,以致在行文过程中,将大量笔墨放在自己面对新技能的恐惧、继而不放弃的心理描写,而对反复练的过程简单化处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消弭练习过程的漫长、艰难与曲折,从而使事件丧失趣味和真谛,且使文章有偏离题意之嫌。

【阅卷现场】

今年的阅卷现场仍然是考生才艺展示的现场。考生叙述了自己学习才艺及在各种各样场合绽放才艺的过程,舞蹈、乐器、书法、轮滑、木工、皮影……,你方唱罢我登场,展示了丰富的课余生活。应该说每个考生学习的经历不同、个人感受也不同,这样丰富的内容应该会让阅卷老师心情愉悦。但阅卷老师的感受是单调与乏味选材“撞车”或“雷同”。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材“撞车”或“雷同”,没有写出自己个性化的“习”的感受,行文中没有细腻写出“反复练习”过程中的艰难、曲折,自己内心的纠结与坚守,同时缺少自己在“习”的过程中,内心认知的变化、感悟。

被阅卷老师选为优秀作文的,标题多是能够准确表达或暗示主题的。准确揭示主题的,如《常“习”则为胜》《善习方成大器》《不是做不好,只是工夫未到》《习,学之宝也》,表现小作者对“习”意义与价值的认识;暗示主题的,如《那双磨烂的运动鞋》《绳与脚的磨合》,用物与事件来暗示“反复练习”。

优秀作文的内容大多角度新颖,写出自己独特感受。比如将“习”避开大多数人选择的“反复练习”这一义项,而是写“温习”读过的优秀作品带来的新的理解和感悟,多次的温习让自己的感悟越来越深。这样的内容是新鲜的、深刻的,令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版权所有©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