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让好习惯成为学生的“生命自觉”
涿州市三义小学 张桂玲
一、实施背景:我与“原生态”孩子的偶遇。
2017年的暑假,我校下发《义务教育校长教师轮岗制度》的通知,我被文件精神圈到了去农村薄弱校交流轮岗的名单,时间一年。八月底带着一丝的不情愿来到了偏远的农村小学。其现状是: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他们虽然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却不能及时的配合课改的实现。因此,课改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高龄老师工作负担偏重,也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就使得部分农村教育停留在起跑线几乎为零的地位上。出现了一个毫无创新意识,只在乎成绩,而且成绩还平平的教育现状。承蒙校长对我的抬举与赏识,安排我教毕业班两个班的数学。两个班共69个至纯至朴的孩子们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数学成绩触目惊心。69人,43人不到60 分,1位数字的7人,1人过90分;上课场景千姿百态。宝宝张34.12÷2算不出得数,宝宝王89.05×1.3列竖式把小数点对齐,回答问题双目直视满脸无辜一片茫然。作业更是一片狼藉,不堪入目。课下追打、摔跤,上下奔跑加嚎叫。好一派热闹景象。我思忖,难道这种纯天然才是国家倡导的减负?才是大咖们嘴里的享受教育,让学生快乐成长?是李镇西校长诠释的好的德育‘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一种自然的生活’?观察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还是有瑕疵的。
祝同学每天迟到,上课不认真听、不按时完成作业,懒惰不上进,老师提什么条件都答应。就是不照做,属于只说不做型;刘和张两位同学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刘同学母亲故意伤人致死住进监狱,长期和姥姥、老爷生活。张同学父亲冬季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母亲再嫁,和姥姥、姥爷生活。梅某某母亲脑溢血行动不便,父亲癌症晚期卧病在床。他们三个上数学课一个睡觉、一个“研究”玩具、一个坐如钟,形态各异。不写作业、不听课。裴某某和李某某等孩子,父母离异,随父或母生活。王某某和曹某某等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这些人每天通过抄袭别人或手机搜索答案完成作业,成绩较差,不求上进谎话连篇。拥有正能量的乖孩子凤毛麟角,大约30%。面对好似体无完肤的班集体,我犹豫过,踌躇过,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还是带着足够的真情和爱意让教育变得美丽多情?我的爱岗敬业占据了我内心的得过且过。
二、实施过程及措施:享受教育,就会多了一些探索的激情。
往事成昨,我已无法无力挽回;今朝在握,我应放手一搏。我要做甘愿和教育恋爱一辈子的人。孩子们是无辜的,是家庭变故给他们内心造成了伤害,使孩子的快乐贬值。由于环境,让他们疏于管理,造成部分学生放荡不羁。我要花功夫、动脑筋、想策略完成好这个慢工程。为责任而展示美好的自我。有人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到最后的人不多。伟大与平凡之间也只差一个字,那就是“恒”,我心向往,并将付之于行动。
(一)“一招一式一沟通”渲染班级正能量。
1.一堂座谈课确立班级愿景。我和学生的沟通中提出三个问题:“你希望自己的班级是怎样的班级?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学生?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引发同学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不断肯定学生的想法,就这样宽松、和谐、友善的氛围回荡在教室中。畅谈拉近了我和同学们的距离,我们好像成了很好的“玩伴”。在学生的建议下,我们确立了班级目标:“团结友善、努力高效、携手并进。”接下来我们进行团队模拟实验:“快速准备上课”“课间你是什么状态,你在做什么?”……形成班级凝聚力,让学生的美好愿望有的放矢。
2.积极培养小干部使班级管理锦上添花。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了解,我进行了首届小干部选拔赛。候选人上台演讲,表达自己的优势和治班策略。然后由同学们投票产生。(这个环节还出现了一点插曲,当我提名候选人的时候,竟被某个同学拒绝了,声称不感兴趣,好一个尴尬了得)接下来进入培养小干部环节。首先进行思想教育和激励教育,形成正能量。尤以教育学生的责任心为重,激励他们要灵活自主创造性的工作。然后告诉小干部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的方法。(实际工作中,小干部会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小事情,老师都要耐心细致的跟踪指导)当小干部的工作日渐熟悉的时候,班级管理进入了程序化,学生自主管理有了良性发展。老师在做到“置之不理”。此外,班主任时时刻刻都要做小干部坚实的后盾,为美好班级建设保驾护航。
3.一周总结秀点亮班风学风。
到周末的时候,班长上台总结一周的情况,表扬学习先进,鼓励后进;评出守纪周冠军,周劳动模范、好人好事达人等,组织开展的有声有色,学生眼前一亮。我还鼓励同学们创新方法,为一周总结秀出谋划策,同学们积极响应,渐渐的班内的学风浓了,班风正了,我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
(二)“六字诀”让“优生”梦想起航。
1.巧言----批评学生讲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批评学生是一种艺术”,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错、认错和改错,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方法不当,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增加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适合迂回曲折的表达方式,让惩罚也变得美丽。比如:在发现学生抄作业时,我就会罚学生做值日,这时我会说:“因为你在我心目中是一个优秀的学生,所以我忍痛割爱,奖励你一次劳动光荣的机会”。再有,我班张同学每天上第一节课就睡觉,这时我就边讲课边走过去,凑到他耳边说:“为了不耽误你学习,让老师陪你站一会可以吗”?我班季某某每天作业书写潦草,屡教不改,这种情况我会耐心地说:“改掉一个坏习惯真的不容易,要慢慢来,你在写几遍吧,我觉得你一定能改掉潦草的毛病”。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而且还能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惩罚。让惩罚也如此美丽。
2.美言----让每个心灵都开花。
赞美,是教师教学中的法宝,它能给人支持和力量,能让人觉得温暖并一切向好。比如在给学生批改作业时,我会针对不同的学生写出不同的评语。例如:我班的梅某某,有时完成作业有时不完成作业,当他写的时候,我会在他做对的唯一一道题的后面写上:非常好,能写作业你已跨出了可喜的一步。在中等生的作业后面我会写: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要和细心交朋友,希望你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在课上,如果某个学生解题简便易懂,我会不由自主地说:“解的巧、解的妙,老师都被你折服了,你是老师永远的感动。”学生会在不断的赞许声中展示美好的自我。
3.无言----用行为感染、示范学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名教师,要身先士卒,处处做同学们的表率,无私奉献。例如,我要求学生不能带手机进课堂,我在课堂上也从不带手机。当学生在课堂上写作业又对又快的时候,我会向他伸出两个大拇指,以示鼓励和赞赏。当课间与学生在楼道里相遇,我经常会用手轻轻拍下学生的头,同时送一个温暖的微笑或拥抱。学生会缩一下脖子,炸着小手跑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相信美好才刚刚开始。
(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和她。(单亲和留守儿童的孩子)
我把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都称之为“特殊家庭”,现在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特殊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多,农村学校大约占到班级总人数的一半。他和她们都需要“特殊关照”。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孔子所倡导的特殊方法,我认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单亲家庭的孩子,就像折断翅膀的小鸟,需要用心呵护。和继母生活在一起的小李同学,长得很美,不学习有癖性还抄作业。一天刷朋友圈看到她晒的照片,是和班内几个女同学在大街上的合照,姿势优美、体态婀娜。我评论道:你最漂亮,pos摆得好,并给了一个大大的赞。她回我一个笑脸。过了几天,上课我叫她回答问题,她回答对了,我吃惊。“下课我要给你拍张照,作为对你的奖励”,我说。下课我兑现了我的诺言,她略带自信的姿势好美。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药”对她的“病”疗效很好。
我如法炮制。对留守儿童,在他们作业完成的好时、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时、课间操做的认真时,我会奖励他们用我的手机给妈妈打电话,或和他们促膝谈心、或在校园内搭肩而走。孩子们疑惑的眼神有了自信,越发蓬勃向上。总之,教育和引导特殊家庭的孩子是个慢工程,教师要动脑筋、想策略,使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在老师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四)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小学生就像一颗种子,我们老师只要能给他们提供水丰土沃的环境,孩子们就能向善向光生长。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梦想和愿望,我找来各色彩纸剪成心形,让孩子们写好最后一年的奋斗目标和愿望,贴在教室后面的墙上,造型为圆形,起名为“圆梦天地”。我还从网上买了点赞的手势贴,只要学生从上课纪律、学习成绩、乐于助人、讲究卫生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班长就发给他一个赞,写上他自己的名字,贴在教室的墙上,造型为“OK”。名称为“精彩永不贬值”。
三、项目创新点:“走新和走心”就能成功。
一直以来,我都把一个普通的班级或一个“坏学生”当作一颗钻石,它需要打磨成器。德育教育这个慢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项目实践活动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理念创新:我秉承用大爱做小事,让德育教育成为一种举手投足的自然。
(二)形式创新:为了达到学习的生命自觉,我从多方向多角度入手。有渲染班级正能量的班会,有激发学生奋进的班级文化,有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爱心大餐。
(三)内容创新:朴素的德育教育可以不动声色的实现美丽效果。教育过程中,我利用班会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通过评语使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及不足;通过拍照、留言、课外沟通转变特殊家庭的孩子;“圆梦天地”和“精彩永不贬值”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四、突破性成绩及经验总结。
又是一年毕业季,农村支教经历圆满结束。经过师生一年的不懈努力,孩子们没有出现过违法、违纪行为,没有打架斗殴现象,从第二学期开始,实现了学生零迟到。可喜的是,早晨和中午都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走在楼道里会觉得震耳欲聋。孩子们参加升旗仪式精神抖擞,旗下演讲声情并茂。还有两个孩子参加“庆六一活动”主持人选拔赛,和谐向上的景象真是了得。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教的两个班数学成绩从全镇倒数第一和第二,上升到正数第一和第三,全镇各级领导为我竖起了大拇指。本学期期中考试,他们也取得了特别优异的成绩。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前几天传来喜讯,孩子们六年级毕业统考成绩进入全市第三的优胜行列。在农村小学史无前例。
我的实践证明,通过营造氛围、点燃热情、教师温暖的爱和多元评价等方式方法,改变班级氛围。对问题学生“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作为教师,只要我们“走新和走心”,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真情和爱意,即使是一句简单的问话,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亲切的微笑,也会在不经意间让教育变得美丽、多情,直到让学生的学习成为“生命自觉”,实现成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