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 投影
一 、教学设计思想:
知识与技能:1经历实践探索,了解投影,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2了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区别并会画其投影.
3掌握正投影的概念及物体正投影的规律.
情感与态度:1通过举例说明我国古代对投影的应用,渗透德育于数学教学当中.
2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有关投影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 、媒体设计思路:
首先以手影,皮影戏,日晷引出本节课主题——探究影子。然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出物体投影的有关概念,接着通过举例说明和观察图片等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区别,最后将重点放在对物体正投影规律的探索中。本节课设计动画效果较多,力求突出具体,生动,直观。如:通过观察铁丝,正方形纸板在不同
位置时的正投影特征,归纳出物体正投影的一般规律,利用了动画效果,一目了然。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认真观察,动手操作,大胆表达,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力求丰富学生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投影的分类和正投影的性质。
难点:归纳正投影的性质,画出简单图形的正投影。
四、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活动流程图 | 活动内容和目的 |
活动1 创设情境 活动2 观察与思考
活动3 主体探讨正投影 活动4 延伸拓展
活动5 小结,作业 | 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认识投影以及平行投影、中心投影,会区分并会在投影面上画出平行投影或中心投影. 认识正投影并探究线、面的正投影的情况. 探究正方体的正投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巩固新知,并布置作业. |
五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
1,手影激趣:通过欣赏春晚中《逗趣》一节目的片段,激起同学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
2,皮影戏的介绍:是利用灯光的照射,把影子的形态反映在银幕上的表演艺术。
3,日晷的介绍:出示日晷的图片,请同学们来说出知道的有关知识。最后教师指出它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皮影戏和日晷,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学习投影知识的欲望。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
问题1,介绍概念
学生活动设计:请同学们举一些利用光线产生影子的例子,并阅读课本P106页,勾画有关投影的概念。
教师活动设计: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投影的含义。
投影: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照射的光线叫投影线,投影所在的平面叫投影面.
问题2,观察以上两个图形的投影线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设计:观察,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活动设计:总结归纳,给出投影的分类:由平行光线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
由同一点(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
问问大家:前面介绍的手影,皮影戏日晷各属于什么投影?(学生回答完成)
问题3:如何区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
画出投影线,若投影线为平行的就为平行投影;若投影线交与一点就为中心投影。
练习题(见课件,同学们先自己动手画,然后把自己的做法表达出来,最后教师用
幻灯片出示答案。)
问题4:太阳的秘密
在同一时刻下,物高与影长成正比
在不同时刻下,同一物体的影长与方向有什么变化呢?(通过动画演示影子随着太阳一天中变化的情况)
学生活动设计:观察动画总结出同一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变化的规律,并做练习。(见课件)
教师活动设计:用肢体语言再次演示其变化过程,帮助同学们理解。
备注:这一活动全部由师生互动完成,教师一定注意肯定并表扬同学们精彩的发言
活动三:探究正投影
问题1,观察并回答:
这三个图分别表示同一块三角尺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其中图(1)与图(2)(3)的投影线有什么区别?图(2)(3)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区别?
(1) (2) (3)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得到正确答案;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
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
教师活动设计:定义:我们称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的平行投影为正投影.
问题2,探讨正投影
a:如图,把一根直的细铁丝(记为线段AB)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
(1) 铁丝平行于投影面;
(2) 铁丝倾斜于投影面;
(3) 铁丝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形下铁丝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
b:如图29.1-8,把一块正方形硬纸板P(例如正方形ABCD)放在三个不同的位
置:
(1) 纸板平行于投影面;
(2) 纸板倾斜于投影面;
(3) 纸板垂直于投影面.
三种情形下纸板的正投影各是什么形状?
学生活动设计:观察课件中的两组关于正投影的动画,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和交流,研究正投影的规律.
教师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总结正投影的规律
通过观察a,可以得到:(1)当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是
(2)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
,线段与它的投影的大小关系是
;(3)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
.
通过观察b,可以得到:
(1) 当纸板P平行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P形状、大小一样;
(2) 当纸板P倾斜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与P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3) 当纸板P垂直于投影面时,P的正投影成为一条线段.
归纳: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备注:在观察正方形纸板倾斜于投影面时,可能有的同学说是正方形,有的说是矩形,那么可以让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展开辩论,得出正确答案并说服那个错误的同学,使本节课达到一个小小的高潮!
活动四、延伸拓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线段、平面图形的正投影问题,自然的想到了立体图形的正投影,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画出如图摆放的正方体在投影面P上的正投影:
(1) 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平行于投影面P(图1);
(2) 正方体的一个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P,上底面ADEF垂直于投影面P,并且上底 面的对角线AE垂直于投影面P(图2)
(1) (2)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观察思考,猜想,合作交流灵活运用前面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活动设计:
最后总结:物体(立体图形)正投影的形状、大小与它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有关.
活动五:巩固提高
小结: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积极评价,去粗取精,巩固升华.
作业:习题29.1.
结束寄语:数学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热爱生活,就努力学好数学吧!
辛集市育红中学:李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