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英工作室-成果展示详细内容

张惠英工作室

欢迎加入张惠英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37080

张惠英工作室

欢迎加入张惠英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37080

首页>成果展示

工作室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深度教与学教学设计案例——相反数

“四环节”教学2.0——走向深度教学

 

课题

相反数

课时

1

课型新授

教师

梁雅英

日期

2019.10.28

 

 

 

 

单元

简述

核心概 念

相反数及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应用

教学指 向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轴的作用,感受采用数形结合

 

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

问题情 境

请同学们画一个数轴,找出下列各组数对应的点,并观察每一组数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数轴上表示每一组数的两个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深度学习定 位

阅读理解、归纳、将实际问题数学化。

教材

分析

课标要 求

让学生掌握相反数的概念、理解相反数包括的两种含义;能够写出一个数的相反数,会化简带有多重符号的数;通过比较观察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异同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明确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内容定位的及分 析

《相反数》这一节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以及学会学习。

学情

分析

1、初一学生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2、初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本节课中,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从而乐于探究。

教学目 标

1、理解相反数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3、能化简多重符号。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相反数的概念及会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

难点: 相反数的灵活应用

资源

准备

游戏卡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

教学

策略

1、 深度教学策略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开展活泼、主动、有效的数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反数。

2、教法

“四环节”教学2.0版:“问题情境——自主探究——辨析研讨——反思评价”为师生交往互动的主要蓝本。

教学

过程

 

 

 

 

 

 

 

 

 

 

 

 

 

   

  解

 

 

 

 

 

 

 

 

 

 

 

 

 

小结思考交流

 

教师活动关注任务驱动和隐性帮助

 

突出学生活动,关注“四基”、“四能”

反思评价

 

 

 

问题[活动1]:画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以下各数:

         

(1)2,-2;

 

(2)-3,3;

 

(3)2.5,-2.5;

 

 

 

 

 [活动2]

(1)上述各对数之间有什么特点?

(2)表示每对数的两个点在数轴上有什么特点?

(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数么?

归纳: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特别规定: 0的相反数是0.(教师在此环节需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汇报情况,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导。)

[活动3]

 

1.在数轴上任意标出4个数,然后标出它们的相反数.

 

2.分别说出9-70-0.2的相反数.

 

3.指出-2.4-1.71分别

 

是什么数的相反数?  

(此环节学生能够进一步从数和的角度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活动4]

猜想一下:如果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它的相反数是什么?

a

 

归纳:一般的,数a和-a互为相反数,

特别的,0的相反数是0 .

(此环节学生能够进一步从特殊到一般的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活动5] 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几个式子的意义:

 

 

 

 

 

 

 

 

[活动6]

 

已知有理数m、-3n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将m、-3n的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将这六个数用“<”连接起来. 

 

 

 

 

[活动7]:小游戏

 

请九个同学来做抽卡片找朋友游戏(卡片上标有数字,有小数、分数、带分数)

 

 

 

 

 

 

 

 

 

(1)本节课你深入思考了什么?

(2)本节课什么问题对你有挑战性?

(3)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了吗?

(4)从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举例说明你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你以后的学习有何指导作用……

 

 

 

 

 

简单明了引入课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学生进行由数到形的思维延展训练

 

 

 

 

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和数形结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