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4日-28日,高教社为邢台市108名英语骨干教师精心打造了一场培训,任艳玲工作室主持人任艳玲老师有幸被邀请参与了这次活动,起到了很好地引领辐射作用。
任老师做了《设计适切的教学活动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讲座。老师们早早来到会场,任老师亲切交流互动。
任老师从解读陈琳教授的《40年来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和对今后的展望》一开始,高屋建瓴,让老师们明白,不仅要低头做事,还要抬头看路。党的十八大就已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党的十九大则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应落实到各类学校的各科课程之中。外语,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开设的英语课也不例外。由于外语课本身的特点,要通过它来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以此来充实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国际意识,就更需要外语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编写和日常教学中注重正确思想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施,落实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几个方面,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提出国家关于英语教育的期望。
任老师接下来结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课程标准引出英语教育的活动观,并且引导老师们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于思维品质的概念,任老师用大量的案例解读什么是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性思维。
而设计适切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前提是解读文本,我们应该走进文本,并跳出文本。任老师结合冀教版、人教版及仁爱版的三篇文本分析了如何走进文本,再跳出文本,分析了解读文本的角度,解读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任老师手把手教给老师们如何设计适切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哪方面的思维品质,这些活动也提升了老师们的思维品质,老师们积极参与了活动。
(老师们制作的思维图)
(老师们快乐参与活动)
最后,任老师结合仁爱版和人教版的案例以及课外阅读的案例解读了读前、读中、读后环节如何设计适切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下午还要赶往北京教育学院参加工作室培训,任老师累并快乐着,因为工作室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又一次得到了很好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