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三年规划
唐山市玉田县教研训中心 张丽丽
一、总体目标
以省市名师工作室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形成高效的线上线下工作网络,组织工作室全体人员,以自主学习、锐意进取为基础,以教学研究为中心,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目标,以研训结合、任务驱动、同伴互助为方法,资源共享、经验互通,无缝隙对接,实时交流研讨,打造多层级辐射型发展格局,采取“一带一路”战略,努力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为我省初中英语学科教育教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具体规划
第一年(2017年3月—2018年3月):
主要目标是名师工作室平台建设和工作网络构建。
(一)组建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
制定工作室整体工作规划和相关管理制度,按照计划安排部署落实各项工作,每月组织一到两次工作室成员视频碰头会议或者在线交流活动,定期撰写阶段性工作总结;工作室成员根据工作室的整体规划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建立规范的工作室成员个人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习和成长过程情况。
(二)营造自主成长氛围
工作室定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全体成员要坚持自主学习,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努力站在学科教学改革的潮头,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加强理论修养,提升研究水平;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坚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构建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
(三)开创层级工作格局
工作室每位成员在本区域内择优选拔1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名师为工作助手,确立助手所在单位为工作基地,每位助手从基地单位选拔5名左右工作伙伴,全面形成多层级辐射型工作格局。
(四)搭建网络工作平台
建立工作室网络平台,展示省市学科名师风采和学科教科研动态,记录工作室工作轨迹;收集教学案例、微课、课件、试题、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成果、教学随笔和反思等教学资源,上传到工作室网站,形成工作室资源库;按照层级组建微信交流群,铺设工作室成员之间、成员与工作助手之间、工作助手与伙伴之间交流互动网络,形成便捷无缝的实时交流系统。
(五)组织层级培训活动
由工作室主持人发起,按照主持人、工作室其他成员、工作助手、工作伙伴四个层级,以线上线下两种方式,逐层级或者合并层级组织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为课堂教学设计、听评课技巧、课题研究、命题方法和技巧、微课制作方法等。
第二年(2018年3月—2019年3月):
主要目标是深入开展交流互动活动,谋求工作室工作实效。
(一)开展“五环递进”研训活动
由工作室主持人发起,划分以工作室成员为负责人的研训区域,各区域下设研训小组,工作助理为组长,各助理的伙伴为组员,利用网络平台和实际空间相结合的方式,以“微格教学”方法为主,组织 “五环递进”研训活动,主要步骤如下:
1.课堂观摩
在线或集中听取省市名师优质课,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组长组织。
2.模仿创新
依据听课内容进行课例模仿或创新教学设计,各小组成员在组内逐个试讲,组长点评。
3.实战训练
确定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由各小组集体备课,随机抽取代表在本研训区域内进行实战演练,区域负责人点评。
4.成果汇展
选定相同的教学内容,由各区域集体备课,派代表到工作室进行试讲比赛,工作室负责人点评。
5.异地研讨
在工作室成员所在区域之间组织异地授课、互访交流活动。
(二)开展课题研究和推广研究成果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为核心,自主确立研究专题,同时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申请课题,工作室全体人员参加课(专)题研究,组织工作助手及其伙伴进行研讨活动,并开展区域之间的交流活动,共享课题研究成果。
第三年(2019年3月—2020年3月):
主要目标是整理形成教学研究成果,服务广大师生。
(一)研发制作微课
依据现行教材内容,工作组成员任务分摊,组织各自的工作助手及其伙伴成立微课研发小组,制作与教材配套、成系统的微课,上传到工作室网站。
(二)命制系统测试和练习题
本着精细、科学的原则,以不断提高命题质量为追求,以给广大学子减负为目标,依据中考测试改革方向,命制较高质量的九年级模拟试题若干;依据课改发展方向,命制成系统的七八年级测试和练习题若干。各种测试和练习题上传至工作室网站。
(三)撰写教学论文、随笔和反思
依据工作室重点工作和自身工作体验,每位工作室成员撰写1篇教学论文和3篇教学随笔和反思,每位工作助手撰写1篇教学论文和2篇教学随笔和反思,每位工作伙伴撰写1篇教学论文和1篇教学随笔和反思,整理汇编成电子与纸介两种形式的工作室工作成果集,择优将电子版上传至工作室网站。
(四)录制课例和讲座视频
每位工作室成员录制2个主题讲座视频,每位工作助手录制2节教学课例,每位工作伙伴录制1个教学课例,上传至工作室网站。
二零一七年三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