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名师李淑民工作室成员有河北师大陈雪梅教授、石家庄市西苑小学书记陈会敏、邢台市逸夫小学副校长杨志宇、张家口市怀来教研室教研员田金荣、秦皇岛市东华里小学副校长陈呐、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副校长李庆云和桥东小学主任张雷以及兴隆一小教师李占军、杨新淼。
工作室以一种理念为先导、两种机制为路径、四种方式为手段、五项研究为依托,总结出了“研究式名师工作室研修模式”,即践行一种理念、运行两种机制、通过四种方式、开展五项研究。工作室倡导快乐教育理念,致力于“快乐数学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乐学、乐教、乐生,倡导教师采取多种举措,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师生和谐共生。正如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朱永新教授所说“教育是让孩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如果一味采取高压强制手段导致孩子厌学甚至弃学,由此产生的可能不仅仅是“次品”,还可能会有仇视他人甚至仇视社会的“危险品”。
“河北省名师李淑民工作室”2018年度计划
一、在学习中积淀
1、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多方汲取营养。
2、坚持微信学习。每人每周负责转发一篇业务方面的文章到工作室微信群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3、每个人要确定1-2位全省及全国著名小数大咖作为自己的偶像及奋斗目标,持续研究其专著、精品课例及专题讲座,从模仿到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沉淀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在研究中成长
(一)单元起始课研究
(二)“快乐数学”研究
可以选择“快乐数学六个一”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选择其他与快乐数学相关的内容,鼓励大家积极创新。兴隆一小的相关资料会分享给大家。
三、在服务中历练
要立足业务及本职工作认真开展各种研修活动,注意及时撰写并上传研修简报,大家互相学习业务及管理经验,取长补短。
四、在引领中提升
1、每年要组织一次跨市研修活动。
2、每年至少有一次到农村、薄弱学校开展送培送教活动。
“河北省名师李淑民工作室”实施方案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兴隆分站”的研究成果,搭建小学数学教师成长平台,积极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研修新机制。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执教能力,寻找方法、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整体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借助名师团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工作目标
1、全面研究、推广、践行吴正宪儿童数学思想和教学实践成果,学习吴老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教学艺术、执着的敬业精神,带出一支具有“高专业品格、高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名师团队。
2、通过各种研修活动,充分发挥队员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全县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全体队员在学习中积淀,在研究中成长,在服务中历练,在引领中提升。
3、通过特色研修带动学校整体发展,打造在数学学科教学上有名师、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校。
4、创新教研方式,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在理论指导下加强实践层面的研究与探索,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研修模式。
二、工作思路
名师工作室工作的开展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立足于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 ,采取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专家与基地校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采取“一二四五研修模式”,即践行“一种理念”,运行“两种机制”,通过“四种方式”,开展“五项研究”。
(一)践行“一种理念”——在学习中积淀,在研究中成长,在服务中历练,在引领中提升。
(二)运行“两种机制”——1+1+7+n(上级部门+工作室+7位队员+本校 n位教师),1+1+7+n(上级部门+工作室+7个团队+本地 n位教师),点面结合,既带队员,又通过队员辐射引领本地教师共同成长。
(三)通过“四种方式”——学习、研究、服务、引领。
学习——(1)在活动中学,组织开展各种研修活动;(2)在书本中学,阅读各种报刊杂志及教育专著,多方汲取营养;(3)在网络中学,登陆各种教师专业网,观看名师视频,观看兴隆分站网站上上传的各级大赛视频,然后组织研讨活动,拓宽眼界,取百家之长。
研究——借助课题研究引领队员由经验型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把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服务——在本单位开展的各种活动,定位为“服务”。主要通过“任务驱动”,让队员为其他教师“服务”。包括:(1)为老师们做各种示范。(2)承担各种培训任务。(3)借助工作室网站把队员外出学习及各种研修成果与老师们分享。网站既是资源库,又是交流展示平台,还是团队与基层教师之间的桥梁纽带,充分体现工作室“打造名师团队,借助名师团队引领其他教师共同成长”的宗旨。
引领——在引领本单位教师之余,争取走出学校,引领校外教师的成长。鼓励工作室成员外出讲学,提升自身素质,引领更多教师专业成长。
(四)开展“五项研究”——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名师。
1、研究课标。解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编辑成册。
2、研究教材。梳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各领域内容安排和特点介绍,构建网络图,制作知识树。研读人教版小学一至六年级12册教材,解析各册教材。
3、研究学生。在队员所在学校建立数学基地校,在基地校开展快乐数学“六个一”特色研修活动——快乐展示、快乐口算、快乐思考、快乐小报、快乐活动。
4、研究课堂。(1)说课研究;(2)观摩名师课例;(3)队员做研讨课。
5、研究名师。深入学习领会吴老师先进的儿童数学教育思想,观摩吴老师的教学视频,研读“吴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吴老师的十大特色课堂”、“吴老师的儿童观”和“儿童数学教育观”。
三、工作策略
1.专家组保驾护航。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研修活动,聘请省市县领导为指导专家,指导工作室工作,对工作室的业务进行指导,对工作室教师的业务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全面的培训,对工作室的课程设计、资源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2.导师制面向全员。工作室负责人为7位队员的指导教师,负责对队员进行培训、作业的布置指导、判阅等。
3.网络研修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结合各种研修活动,依托省名师工作室网络资源,搭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使之成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共同资源。
4.资源与评价跟进。学员要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作业,所有作业将作为数学教师的研修资源,作为评价学员的指标,使学员在任务驱动中成长,将优秀作品集结成数学教师研修资源。
四、工作规划
第一阶段(1个月):筹备阶段。挑选助手,组建团队,举行工作室成立仪式。
第二阶段(2年9个月):实施研修阶段。
以读懂课标、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读懂名师为主线,以专家引领和实践指导相结合,以自我成长和辐射他人相结合,激活队伍,唤醒热情,提升专业品质。
第三阶段(2个月):总结成果阶段。
五、工作保障
1.组织保障
(1)领导小组
各级领导
(2)实施小组
负责人:李淑民
队员:7人
(3)实践基地负责人
队员所在学校校长
2.专业保障
“河北省名师李淑民工作室”聘请各级专家,为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持和专业引领。
3.条件保障
所在单位提供研究基地和必要的设备。
4.经费保障
“河北省名师李淑民工作室”的经费有专项经费保障,用于工作室的培训、考察、专家培训、资料购买、出版专著等。
六、工作期限:三年
七、预期成果
1. 整理出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系列研究成果、小学数学知识树、教材解析、说课、教学难点易错点等系列研究成果。
2. 带出一支有影响力的名师团队,全体队员在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学科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三高”教师。
3. 建设一批数学基地学校,打造数学特色名校。推出在数学学科教学上有名师、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校。
4. 通过各级课题的研究,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推广成功经验。
5. 开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资源网,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提供研修、学习、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