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心杆游戏说起
陈会敏
今天上午由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楚江亭教授给我们进行了参与、互动、多步式SIDR模式演练。楚教授选了几个小组,做了一个小实验。楚教授先拿出一根竹竿,要求:小组的所有人用食指背从下面接触竹竿;把竹竿从与肩平的位置下放到腰间;所有人手不离竹竿,右手臂不弯曲,不下蹲;时间1分钟。选了三个组,这看似简单的事情,却都没有做成功。
思考一:我们如何看待规则?生活不能没有规则,但埋怨规则、违抗规则是不幸的,其实有时换一个思路,规则可能会成就我们。第三个小组想到了如果把队伍站成两列,竹竿在中间,但是在操作时没有成功。其实还可以,用皮筋固定……,这些规则都没有规定呀。问题出在哪儿?是我们的固化思维束缚了自己。楚教授讲到了深圳一校长成功抓住承办全国现场会的机会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案例,相信我们都会为这位有胆、有谋、智慧的校长鼓掌。
思考二:怎么进行团队建设?团队的领导干什么?上来的几个小组在老师提出要求后,或没有进行讨论、商量就开始行动;或者有讨论的意识,但有人刚刚提出创意就被否定而夭折;或者领导太多,嘴里一直说着下下下,就是自己这边没有松动,队员行动步调不一致。在这个问题上,各组多缺乏很好的领导。
而我们的学校管理呢?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呢?是不是像圣经中的一句话,没有牧羊人的羊,你要奔向何方?通过短暂的分组做一个学校的SWOT分析,明确了我们做校长的应该首先做哪些事——采用思得模式来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发展规划),首先需要深入分析学校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重新认识学校的外部状况(PEST分析)、社区资源(社区图),在社区图上清楚的标明学校相邻的街道,社区、企业、资源,以便被学校所利用;查找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SWOT分析);查找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树)等方式,发现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题,明确未来时期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中心任务,确定应优先解决的问题或困难,以及所需投入的人力和其他资源等等。这样去理性地分析学校各种因素的优劣、机遇、挑战,分析学校的资源情况,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与规划,让理性为学校的发展导航。学校资源分析是个很有价值的话题,有时我们换一个思路看待身边的事物,也许惊喜就不期而至。我们有必要系统了解学校的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资源的不同价值,从互利双赢的角度开发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插上双翼。其次,广泛征求学校所在社区、学校人员的意见,即深入所服务的对象征求其意见,特别是听取弱势群体的声音,广泛了解教师员工等的建议;归纳和明确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通过召开社区大会、调查等方式;草拟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提出学校发展展望和目标,以及各年度的计划。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两点:明确目标,凝心;集思广益,聚力。第三,将多种方式收集来的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梳理,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前期进行系统分析,分门别类地加以概括,并呈现给参与制定的每一个成员。
这样通过对自身所具有的基础、问题等进行全方位地梳理,明确在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以及重要的特色是什么,陈述学校在某一时段的发展目标、方向和程度,也就是要办成什么性质、什么类型、什么水平的学校,也即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确立大家共同认可的学校发展愿景。
我们都是一些地方有影响的学校,我们往往会在原有的高原徘徊,在过去成功的方程式中沾沾自喜。其实我们应该寻找我们自身与学校发展的第二条曲线,去拥抱我们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