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平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朱爱平工作室

欢迎加入朱爱平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41050

朱爱平工作室

欢迎加入朱爱平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41050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15 《落花生》教学设计

时间:2021.3.11  作者:涉县龙北小学 鹿海燕  来源:河北省名师朱爱平工作室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理解“居然”的意思,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思:

1、谜语导入:同学都玩过猜谜语游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猜谜语游戏,请看大屏幕,齐读: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植物。(花生)

(花生,又名落花生,对于落花生,我们并不陌生,那么谁知道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2、出示图片,了解相关知识:

因为别的植物都是在地上开花,地上结果,而花生却是在地上开花以后,向下扎入土中,在土里结出花生,所以它又叫做落花生。

3、导入课文:“落花生”不仅仅是这种农作物的名字,还是我国现代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笔名。有的孩子要问了:老师,我们的资料上写,他的笔名是“落华生”啊!——因为在古代还有许地山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常常把“花”写成“华”,所以“落华生”其实就是“落花生”。一边是一种植物,一边是一位作家的笔名,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许地山的散文名篇《落花生》,(板书课题,生读两遍)看能不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许地山为什么取“落花生”为笔名,同时还要看看,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读书: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句子;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并掌握文中词语的意思;

(3)读课文,说说文章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集体交流:

1、投影出示:“吩咐、尝、 便宜、”,让学生读读,找出共同点,考考学生轻声读的情况

2、抽学生读课文,关注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和多音字、易错字的认读情况。

(1)投影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

A、强调几个多音字的读法,如:“空地”、“种花生”、“买种”、“播种”;(多音字根据具体意思来选择读音)

B、“园”和“院”的区别:通过组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院子是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园子是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院面积小,园面积大。

3、接着读课文,纠正学生存在问题

(好几样、榨油、矮矮、只讲体面等)

4、父亲的哪些话“印”在了作者的心上?

(点出作者为牢记父亲的教诲,做一个象落花生一样的人,所以取笔名为落花生。)

5、理解文章中的生词:(紧紧围绕课文内容理解)

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结合文本,集体交流解决)

6、看看文章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本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

三、再读理解:

1、读课文第一段,说一说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种花生,收花生)

2、找出“种花生”的内容,读给大家听。

(1)这几个词能换顺序吗,为什么?(按照先后顺序)

(2)买种,翻地,播种,浇水,中间应该用顿号,为什么用逗号?(语气舒缓,而且是比较长的时间,用逗号,你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并列的词语之间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逗号。)

3、哪里写的是“收获”?

(1)用自己的话说说“居然”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2)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居然”?

(因为是荒地,姐弟几个又是第一次种,没经验,他们种的花生意想不到地收获了,所以用“居然”。

(3)对比理解,选词填空

老师这里有四个词,它们之中都有一个“然”,你能把它们填在合适的地方吗?

      居然         果然

A、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午后(    )下起了瓢泼大雨。

B、我真没有想到他(      )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4)你能用“居然”造个句子吗?

4、作者姐弟几个第一次在空地上种花生就有了收获,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望着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们很高兴,这是一种怎样的快乐?(惊喜、喜出望外)让我们带着这份惊喜的感情再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1段,寥寥数语就交待了种花生、收花生两件事情,这两件事写的非常简略,剩下的2-15自然段写了吃花生、议花生,在这些段落当中,作者又把议花生作为重点内容来写,整篇文章做到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对于花生,他们父子几人有哪些精彩的对话,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