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我,当一名教师教会了我什么,我会回答:是博爱和耐心。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我的教学随笔,记录在2018年12月24日: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场雪,看着银装素裹的学校,我想这是多么好的写作机会呀!于是,我带学生们去操场上看雪、玩雪、拍照,玩得忘乎所以,孩子们都高兴坏了!但每每提到写作文,孩子们就犯愁,这次我说:把你们今天的心情和感受记录下来,把玩雪时美好的回忆也记录下来,写成一封信,投在信箱里吧。学生们没有一点反感,拿出精美的纸张,认真地写下想对我说的话。晚上打开信箱,看到孩子们对我说的话,句句都是真情实感,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这样润物无声的教学,我幸福,学生们也幸福!
通过这个信箱,我们师生说了很多悄悄话、心里话,同学们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沟通。后来,我把信箱业务拓展到了全校,在学校成立了“解忧工作室”,接收全校同学的来信。我们有了专属的信封和信纸,有了日益完善的制度。“解忧工作室”受到了全校同学的喜爱。一封封来信、一摞摞心事我倾听着、感受着,听着成长的欢喜,也解答着青春期的困惑。2019年12月份,我们的“解忧工作室”荣获了“邢台市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荣誉称号。
再要分享的是2008年和2009年的两篇教学随笔:2008年,我执教的课例《家乡的物产多又多》荣获国家级优秀课例二等奖。为了让学生见到更多的家乡物产,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白天工作,晚上驱车二百里赶往南宫老家,第二天天不亮便往回赶。当上课铃声响起,我带着回家带来的棉花给大家看时,学生们惊讶地大喊:“老师,我们以为棉花像月季花、玫瑰花一样呢,原来棉花是这样啊!”我把洁白的棉花放在每一个小组,让学生们摸一摸、闻一闻,看到学生们欣喜、兴奋地表情时,我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2009年,我执教的课例《好书大家看》荣获河北省优质观摩课一等奖。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读书兴趣,美术课上,我和美术老师一起教孩子们做书签,在班里开展“书朋友来到我身边”、“献一本看百本,献书共建图书角”、“书香班级伴我成长”等活动。班级图书角的建立,读书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引起了学校的关注,我所带的班级成为“书香班级”的典范,带动了全校读书活动的开展。
爱是奉献,更是责任和耐心,我愿在教育的这方沃土上,以爱育爱,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