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展示互交流,名师引领促提升
——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李桢工作站活动纪实
为提升工作室成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增强工作室辐射、示范作用,11月15日,省芦春艳名师工作室和区李桢名师工作室联动在峰峰矿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展了“立足课堂教学·提升数学素养”主题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有幸请到了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志研究室主任崔海江主任。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主持人芦春艳校长携工作室成员刘超老师奔赴邯郸参加此次活动。峰峰矿区教体局进修学校刚毅校长、兰兴国副校长、区培训部徐俊华主任、教研室苗文芹主任、区教研员李改青老师和王国玺老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全区各兄弟学校数学教师近200人全程参加。
上午,教研活动从欢迎仪式的举行开始,兰兴国副校长为活动的举办致辞。接着分别由张风英老师和刘超老师为大家带来两节不同年级不同形式的概念课教学课例。
张风英老师一年级《认识图形(一)》一课,充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带领学生玩转课堂。从凌乱的物品分类中了解图形的名称,从小组动手操作活动看、摸、推、转中感知图形的特点,从列举身边的事物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一场魔术让同学们激情澎湃,一个“你说我拿”的小游戏让同学们意犹未尽……
刘超老师五年级《位置》一课用四年级学生完成授课。这节课刘老师围绕主问题“我的位置在哪里”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串,把问题抛给学生,层层递进,让学生从想对应到能对应,到最后发现对应,一步步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对来描述位置的秘密。刘老师这节课朴实无华,却简洁真实,看似简约的设计却引发孩子们深度思考。孩子们最后对练习题意犹未尽,还想继续练习,可以看出刘老师这节课是多么的成功,老师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刘超老师作为中小学一级教师,保定市骨干教师,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成员,徐长青工作室成员,他的课例曾多次获国家、省、市奖励,刘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所有人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数学课堂。
精彩的课后,区数学学科教研员李改青老师、王国玺老师以及刘超老师和芦春艳校长分别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议课。接着,刘超老师就如何在概念课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问题谈了自己的感悟。刘老师说他力求打造“本真”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找到知识所对应的生活原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刘老师践行着史宁中教授的话“核心素养不是教的,而是自己领悟的”,他让学生在探究任务中发展其数学核心素养,这些观点让我们深受启发。
下午,芦春艳校长和崔海江主任为我们带来了两场重量级讲座,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受益匪浅。
芦春艳校长在她的专题讲座《走进深度研究,关注核心素养》中,结合自己工作室的开展情况告诉我们,教育不光要关注学科教学,更要追求学科育人。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给了学生发声的机会,是否真正让学生站在了课堂中央。芦校长提倡生命、生本、生活“三生”教育,她说只有关注到儿童、眼里有人的教育才是有生命力的教育。芦校长还建议大家多读专业书籍,得到理论提升,“我们不是因为优秀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更优秀!”
崔海江主任带来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专题报告》更是精彩绝伦。崔主任就何为“核心素养”,为什么提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等问题给我们进行了深刻地解读。崔主任告诉我们科技的背后必定是知识的文明,核心素养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未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核心素养是什么,核心素养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三维目标,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崔主任的讲座具有视野的前瞻性、角度的多元性、问题的深透性,带给我们数学教学专业的引领。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流逝。此次教研活动历时一天,在夜幕中落下帷幕。真实地参与就是幸福地成长,智慧地碰撞总会涌动出生命的激情。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相信工作室成员一定会不负芳华,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