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记河北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
首批河北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2017年9月启动,在设在省教育厅、省继教中心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室团队在主持人的带领下,积极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创新了骨干教师的培训机制和培训方式,发挥了省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践行了工作室建设之初的目标:“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工作室命名为“生命·生本·生活”,旨在引导研究团队在生本教育中关注生命成长的同时,引导小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工作室在主持人芦春艳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勠力同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一个个主题,开展一次次活动,在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分享交流、互动研讨、制度建设、评价考核、运行机制和培训创新等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作站的建立及运行;个人规划的制定;学习、分享与交流;专题研究;精准扶贫;走出去学习交流涉及到北京、天津、山东、沧州、廊坊、邢台、保定等地市,各项工作的开展让工作室每一位成员在专业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更新了理念,发挥了作用。分别在愿景规划、机制创新、科研引领、带动辐射、发挥资源优势等方面提高工作室的高品质建设,促进带动作用的发挥。
一、规划共同愿景,确定发展目标,指引了发展方向
工作室确立了一个愿景:“河北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要成为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教育思想传播地,成为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实验田,成为研究教与学,形成创新先进信息的排头兵,成为提升自己带动教师队伍成长的摇篮。实现平等互助,共同成长;辐射带动,示范引领。
一个目标:力求在三年期间,通过“四六二一”建设,既完成“四有”名师共同体建设,实施“六个一”工程,搭建两站一平台传播阵地。实现每位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专业成长,并带动本地市(区)属学校小学数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提升学科教学在全市乃至于省内的影响力。
六个一工程:
一是工作室主持人以省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引领成员们的成长。
二是每位成员都举行了省内外讲座或研讨会,共组织近20次交流研讨活动。一位教师参加省教科所优质课评比荣获一定奖。
三是工作室组织到廊坊大城县送培送教活动。
四是开了展与省外名师交流学习的学术活动,开阔眼界,提升能力。工作室参加天津、山东、等学术交流活动。
五是建立一个名师工作站。每一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建立一个名师工作站。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主题课堂研讨等活动,带动本校乃至本地市的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能力,带出一批骨干教师、名师。
六是论文公开发表。论文的发表体现工作室成员理论水平的提升。
二、通过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创新,提升了工作建设的品质。
一是打通了区域边界,使工作室朵朵绽放。工作室实施了“一拖七绽放式”网络运行机制。既一个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带领7名名师团队,开展培训,组织研讨,共同研究。七名团队成员有各自建立自己的名师工作室或工作站,再次辐射一批名师群体,形成层层带动,层层示范,如花朵般绽放。“绽放式”的一个一个名师团队将以不可阻挡之势,给人以学习和发展的力量,既是思想上的带动,又是专业上的引领,正可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工作站(子工作室)已活跃在当地,发挥了带动和引领作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是打通时空边界,使培训无处不在。工作室主持人在河北省范围内首次尝试程序软件“Skype”,实现了线上线下视频直播远程培训,线下有300余人参训,线上约有600多人参加活动,打破了时空的边界,使培训便捷,高效!同时,该培训精彩视频上传到了法制与新闻媒体网站,点击量近600人。
三是建立微宣传平台,使培训学习持续发酵。工作室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微网站(依托在单位网站上,以河北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命名的超链接)工作室所有活动内容全部在两微平台上传播,手机点开即可学习观看,方便快捷,老师们利用碎片时间即可学习,培训走进了老师的餐桌田间地头。每一位工作室成员的活动均在省名师工作群等群中转发,主持人单位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在万人以上,主持人组织大活动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不完全统计,关注和点击量近万人。
每位成员每一次活动都会制作成微信简报,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发到不同的朋友圈,不完全统计,仅主持人活动每次发到了13个不同的群,共有1000人同时关注,收到近500人点赞。
四是发挥朋友圈的功能,传播教师正能量。每位成员每一次活动都会制作成微信简报,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发到不同的朋友圈,不完全统计,仅主持人活动每次发到了13个不同的群,共有1000人同时关注,收到近500人点赞。
五是通过媒体报道,提高工作室关注度。
主持人主持的大型活动都会请来网络新媒体,关注量近千人。
三、发挥资源优势,助力工作室成长,提升了培训品质
省名师芦春艳工作室,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宽培训思路,提高了培训学习的品质。
一是专家顾问专业引领,使工作室迅速成长。
该工作室聘请了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田宝军为工作室专家顾问。田宝军,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库成员。
田院长有着十几年基础教育管理的丰富经验,又有很高的理论指导能力,并对工作室的课题研究给予了专业细致的指导。
还聘请了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教育集团校长王淑英为工作室专家顾问。王淑英,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河北省教育家校长实践导师。
王校长给予了工作室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在工作室建设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指导,为工作室指明了方向。
聘请了保定市教科所原初中数学教研员徐建乐,中学高级教师,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编写者,河北省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聘请了市教科所小教室王海荣主任作为工作室发展的专家顾问。王海荣,河北优秀教研员。
有了四位专家的高级引领,对工作室进行了课题研究专业指导,课题实践专业分析,使研究更专业,更科学,提升了工作室的品质,加快了工作室的成长。
二是依托基地校建设,实现了名师名校的交流。主持人所在单位是著名特级教师简约教学的创始人徐长青的简约教学的基地校;和保定另外两所学校成立了简约教学联盟校;还是北京市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基地校。基地校的为工作室搭建了“京津冀”名校名师的交流平台。2017年,工作室共3次参加徐长青简约教学名师工作室在天津、山东和广东的交流研讨活动,开阔了成员们的眼界。
三是融入校本课程改革,借鉴融合实现双赢。主持人所在单位的课改始终走在了省乃至全国的牵头,得到了教育部、北大老干部家协会等领导的高度赞赏。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发展潜能,提出“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人都有发展方向”的素质教育培养理念,实施“九年影响一生”的爱智统一的教育。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国家课程、地方课征、校本课程有效整合,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把学生的学置于课堂、生活,形成超学科思维学习,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与世界接轨。
工作室在学校的大环境中接受理念的滋养,方法的创新,思路的创造,有效的探索,将为工作室的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工作室也将带动学校教师素养和数学学科的发展,实现了双赢。
三、以科研引领成长,以实践提升能力,做有情怀的教育
工作室主持人把团队的研究目标立项为课题。有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室就有了抓手;有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室就有了课方向;有了课题的研究,工作室就有了力量。通过课题的带动,每一位成员将成为课堂的研究者,方法的创新者,策略的指导者,将把多年的经验运用在一堂课,一次研讨,一次反思,一场报告,聚少成多,化零为整。一方面提高了成员的价值感,激发了工作的兴趣,另一方面对课堂进行把脉,反思教与学,反思策略的优与略,提高了研究的价值。通过近一年的尝试,工作室团队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依托,形成了大量的案例和观点,研究成果初步形成。我们期待我们的研究将为省、市课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走在名师成长的路上,希望不虚此行!
让我们用成长带领成长,用智慧引领智慧,努力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让每一名工作室成员都实现生命的绽放,建立一个又一个百花园,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和名片,造福一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