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绿色的梦 单元总课时数 主备教师 李玉娥
课时 | 第二课时 | 课题 | 绿色的梦 | 课型 | 精读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 ||||||
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 学法 | 朗读、欣赏、想象 | ||||
教具 学具 | 图片、视频;树叶贴画(或其它树叶、高粱秸制品)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学生活 动预设 | 个案设计或课堂生成资源 | ||||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互动展示,品味赏读 过渡: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绿叶最使我着迷。) 2.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是下文的总述,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 3.同学们请看,多快乐的场面!(播放录像或看图讲述。) 4.同学们,通过看录像(或看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5.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搜集绿叶觉得很快乐的地方画出来,把重要的动词画出来,认真读读。 6、秋天的收获更大,请你们采用老师刚才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看看有什么收获。先默读,再讨论。 7、同学们,请把眼睛闭上,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生活。 (老师有感情地范读第三和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想象画面,并把想象的内容说出来。 ) 8、绿叶不仅带给“我们”快乐,还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想想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 12、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三、总结评价,拓展提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2、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4、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 5、总结:作者的童年是快乐的,他们投身大自然,尽情享受大自然送给他们的童年礼物,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唤起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为自己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6、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叶的知识? 四、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童年有趣的事。
|
引导学生汇报:作者在秋天的收获更大,课文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用词很贴切。 | ||||||
板书设计: 绿叶的梦 收集树叶-----制作标本-----知识见闻 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留恋
| |||||||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