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荣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刘世荣工作室

欢迎加入刘世荣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47878

刘世荣工作室

欢迎加入刘世荣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47878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课前三分钟

师:今天的课前三分钟我们继续吟诵《诗经 秦风 蒹葭》

播放录音,生吟诵

师:《蒹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回答。

师:好,深秋时节,往往多让人产生思念的愁绪。比如,我们还吟诵过一些借秋天来抒发思念之情的古诗。出示:《秋思》。谁来给大家吟诵一下?

生指名2-3人,齐吟诵。

师:还有一首《赠刘景文》谁来吟诵?2-3人,齐吟诵。

师:秋天是思念的季节。现在是春天,在你眼中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

生说。

师: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正是对春天美景的描写,对春天的赞美。今天我们就来吟诵两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春韵。

师:吟诵之前还是老规矩,先来复习一下吟诵的规则,谁来背背吟诵规则的口诀。

师:吟诵的口诀要牢记心中,才能将古诗正确的吟诵出来。

师: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来介绍一下这两位诗人。

生简介。

师:今天真是巧了,历史上有名的大杜和小杜算是齐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位诗人笔下的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师:同桌之间将这两首古诗读给对方听,让同桌听听你读得字音准不准。生自渎。

师:谁来选一首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要吟诵先要标一下平仄,下面大家根据吟诵口诀标出这两首诗的平仄。

生标平仄。

师:对一下,看看你标的对不对。师生对平仄。

学习第一首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首。齐读诗题。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作者原本打算寻什么?

生回答。

师:寻到了吗?从哪句诗看出来的?

生:黄四娘家华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师:在吟诵这两句诗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字或词呢?

预设:

家:强调了寻花的地点。吟诵中平。

满:仄声字是强调的作用,突出花多。

蹊:突出小路弯弯曲曲很长,读长平。

师:两字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怎么吟诵?你从中感觉到什么?

生说。

千朵万朵:虚指说明花多,读仄声表示强调。你能吟诵一下吗?

压枝低:压是入声字,强调花多。低字长吟突出花很多。

师:这压枝低是对“花满蹊”的具体描写。

 

师:吟诵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古诗。下面自己诵一诵,吟一吟。

生自己吟诵。知名2-3人,齐吟诵。师指正,适当范读。

师:杜甫在这次江畔散步中除了花还寻到了什么?

生:蝶,莺

师:什么样的蝶?

生:留连花的蝶

师:所以“连”要读中平,表现蝴蝶对花朵的留恋之情。师范读。

师:还是怎样的蝴蝶呢?

生:飞舞的。

师:什么是时时舞啊?飞来飞去,谁来吟“时时舞”生吟。

师:这时除了蝴蝶还有谁流连其间舍不得离开呢?

生:黄莺。

师:什么样的黄莺?

生:自在。

师: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声?强调了黄莺的自由自在。还是什么样的?

生:恰恰啼的黄莺。

师:什么是“恰恰啼”?你给黄莺翻译一下,黄莺在啼叫什么?你能吟诵“恰恰啼”吗?

生吟诵。

师:我们一起来吟诵这两句诗。

师: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   ),是(   )描写;后两句写了(      ),是(   )描写。动静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天的美景,所以作者寻的是春天啊!(师板书)

师:同桌把这首诗吟诵两遍。齐吟诵。

师:下面我们来看小杜的《江南春》。同是描写春景,这两首诗中有一些相同的景色,还有一些不同的景色。默读这首诗,找一找,那些景色是这两首诗都写到的?

生读,回答。

师:“红”是什么?

师:吟诵这句诗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1:

千里:虚指,说明很远范围很大。

莺啼:啼读怎样吟诵?为什么?这里的莺啼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所以要读中平。

绿映红:绿读仄声表示强调绿叶配红花。红读长平,为了突出花多。

师:谁来吟诵这一句?生读。

师:作者在春天的江南还看到了什么?

预设:水村山郭酒旗风

生提出后,师适时的与学生讨论诗意。

师:谁来吟诵这句诗?生吟诵。

师指导,水村:小河弯弯曲曲绕村向东流去,村读中平。

        风:酒店的旗子随风招展,师范读。

自己吟诵一遍。齐吟诵。

预设2:诗人在赏春景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这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生:四百八十座寺庙。

师:四百八十座寺庙一座不多一座不少吗?

生说。

师:因为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皇帝和大臣们都信奉佛教,建了很多的寺庙。在这里连用几个仄声字和入声字,强调庙宇很多,这一句怎么吟诵呢?生吟诵。师范读。

师:语速快,结尾立刻停住,是这一句吟诵的特点。可是看这第四句,你觉得应该怎样吟诵?你试着吟诵一遍。

生吟诵。

师:你为什么这样吟诵?

师:你在吟诵时,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生说。

师:这么多的寺院全部被江南的烟雨所笼罩其中,这时的吟诵要尽量舒缓悠长。这与第三句的快速高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歌的韵律之美就表现出来了。自己体会一下。

生吟诵。

师:从江畔开满鲜花的黄四娘家到江南的烟雨楼台。春天永远是诗人笔下最有生命力的题材。下面,我们再一起吟诵这两首诗,一起去体会这穿越时空的春景吧。齐吟诵。

下课,行礼。

板书设计:

                                  春韵

   

 江畔独步寻花                                           江南春

          唐 杜甫                                            唐 杜牧

 

 

                               永恒的题材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