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劝说
教学目标:
1、了解劝说语言的特点,在口语交际中学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努力做到语言得体。
2、养成耐心倾听、乐于表达、规范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劝说别人,懂得在尊重、理解基础上巧妙说服别人。
教学难点:
在劝说中努力做到语言得体。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了解劝说
师:(板书)一起读。你因为什么事劝说过谁?结果怎样?
生说。
师:当别人有不良的情绪、心理、行为习惯时,我们都可以劝说。那怎样的劝说才更有效果呢?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
二、视频引路,总结劝法
师:在课的开始请大家看一段小视频《孩子劝爸爸戒烟》,思考:视频中的孩子能否劝说成功?
播放视频。
小剧本:
爸爸边抽烟边咳嗽抽烟,孩子上。
孩子:爸爸你怎么又抽烟啊?,妈妈不是不让你抽吗?让你不听妈妈的话,咳嗽了吧。
爸爸:你还幸灾乐祸,去去,小孩子家还管我,快去写作业。
孩子:抽烟有害身体健康,你不知道吗?还抽。
爸爸:小孩子懂什么,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才是享受生活啊!
孩子:什么啊,抽烟死得快。
爸爸:臭小子,找抽啊?写作业去,小心挨揍。
孩子:你不听我的,我告诉妈妈去。(转身就跑)
爸爸:臭小子,你敢。
师:短片中的孩子能不能成功全爸爸戒烟?为什么?
学生谈理由。
预设:孩子态度不好,语气不合适。
师:那作为孩子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和语气来劝说爸爸呢?
生说。
师:作为孩子要尊重爸爸,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得体。板书(语言得体、情感真诚)
预设:孩子只提到了吸烟有害健康,但没有说具体,理由不充分,缺乏说服力。
师:课前让大家搜集吸烟危害的资料了,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要是把这些吸烟危害的资料告诉爸爸,可能对爸爸有一定的说服力了。所以劝说别人要理由充分。板书:理由充分
预设:给出建议
师:其实很多人在思考、饭后或闲暇时吸烟成为了一种习惯,如果在这些时候能做一些其他的事,就会分散一些注意力,减轻对烟草的依赖。所以在劝说时,可以给爸爸一些建议。比如:
生说。
师:给被劝说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会提高劝说的成功率。板书:给出建议
三、创设情境、演练技能
师:感情真诚、语言得体、理由充分、给出建议是我们在劝说别人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下面大家就根据这四条原则,再来劝说我这个“爸爸”戒烟,行吗?现在同桌两个人,来组织一下语言,练习一下。一会儿就来劝我戒烟。
生练习,师巡视。
师生交流,适时指导。(根据这个小剧本:
爸爸:(翘着二郎腿,嘴里叨着一根烟)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吸了一口,咳嗽几声)
我:爸爸怎么咳得这样厉害呀?连我也想咳嗽,一定是你吸烟弄的。 爸爸:怎么是我弄的?(又吸了一口,咳嗽几声)
我:(一本正经地)爸爸,你知道吗?前几天我看到一条信息,讲的是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给一只活蹦乱跳的狗静脉里注入一滴尼古丁,它很快就会死去。
爸爸: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不能虐待动物!
我:你还不相信!爸爸,你应该去医院照照片子,看你的肺被烟熏黑了没有? 爸爸:说什么呢?我的肺黑了,谁来养你?你说说! 我:爸爸,我不是这个意思。
爸爸:我天天与烟接触,身体已经对尼古丁有了免疫作用,吸一点烟没事。 我:哪有这样神奇!爸爸你知道吗?间接吸烟比主动吸烟伤害更大,你这是害了自己又害我们。还有就是吸烟既伤身体又费钱,这不是把工资又送回去了吗?
爸爸:听了你说的话,还真有点道理? 我:爸爸你爱我吗?
爸爸:当然爱!不然生你养你做什么? 我:爸爸你爱这个家吗?
爸爸:简直是在说多余的话,肯定爱!
我:那么您为了我们身体健康,为了这个家能平平安安,少抽一点烟好吗? 爸爸:好……我尽量少抽。)
预设:学生劝说理由不充分,引导学生互相补充理由,再提供相关资料。
学生感情不真诚,引导学生在劝说时要加上表示理解、体贴的话,站在对方的角度关心他人。
学生语言不得体,引导学生说话注意场合、注意身份,委婉地劝说。
师:这样感情真诚、语言得体、理由充分、给出建议的劝说会大大的增加劝说的成功率。
四、情境练习,巩固训练
1、选择情境,同桌练习
师出示两个情境:同学之间喊侮辱性的绰号、家长开车打电话。
师:请大家从这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运用劝说的原则进行劝说练习,同桌帮对方提提意见。
学生练习。
2、小组展示,互评提升
学生展示,师引导学生根据四个原则进行评价。
五、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师:劝说是一种交际技能,同时更是一种综合素养的体现。关于劝说的故事,古来有之,比如《晏子谏杀烛邹》。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不久,鸟飞走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http://www.slkj.org/b/19685.html,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罪状列完了,请杀了他。”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生读。
师:齐景公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生说。
师:看似是在帮助齐景公说话,其实是巧妙地让齐景公明白他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要杀烛邹。
师: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劝说的境界。希望大家能够用今天学习的劝说四原则去帮助身边的人。
板书设计: 学会劝说
感情真诚、语言得体、理由充分、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