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荣工作室-教师文章内容

刘世荣工作室

欢迎加入刘世荣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2

访客总量148053

刘世荣工作室

欢迎加入刘世荣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2

访客总量148053

首页>教师文章

工作室教师文章

教师文章

巧借语文特色作业,助力学生读写实践

课外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一直以来,形式单一机械的重复作业,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语文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和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它应该成为拓展学生阅读渠道、提升语文素养的平台。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了语文特色作业的实践研究,使课外作业与读写实践做到有效结合,收到了良好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我在教学中也正是紧紧抓住这两条线,设计出“报”、“集”、“卡”等丰富多彩的文本式特色作业,受到学生的喜爱。

一、关于“读”的特色作业

手抄报:内外衔接,丰富阅读积累

办手抄报是目前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作业形式。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信息、阅读、习作、设计、书写等能力。在学完一个单元的课文后,我会以课内阅读为轴心,让学生根据本单元文化主题进行拓展阅读,并编办一期手抄报。这样的作业设计就促成了课内外衔接,便于学生从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诗配画:书画相偕,感受诗情画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典诗文的特色。如何让学生深入学习、领悟这些艺术瑰宝呢?古诗配画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立足儿童的视角,以诗词为基点,以绘画的形式再现诗歌意境。诗配画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画意,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触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之受到人文思想的陶冶。

采蜜集:阅读积累,品赏语言之美

我要求每位学生有一本采蜜集,把平时在课内、课外遇到的词语、句子甚至其他有价值的资料都及时地积累下来。采蜜集还是图文并茂的,每摘录一篇就好像是一张漂亮的小报。还可以给采蜜集设计漂亮的封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文海拾贝”、“日积月累”等等。学生“采蜜”以后,定期在班上展示,相互评价、欣赏、借鉴。就这样,学生的采蜜集越做越漂亮,越做越有劲。

好书推荐卡:亲近好书,与贤人对话

让学生选择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值得阅读的原因以及部分精彩语句,编写在“好书推荐卡”上。要把“好书推荐卡”作业与班级读书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推荐卡的反面画有图书借阅记录表。如果对某位同学推荐的好书感兴趣,就可以向这位同学借阅。一段时间后汇总借阅记录,评选出“最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为图书小主人颁奖。

二、关于“写”的特色作业

文学社作品集:合作学习,共享创作之乐

不同于一些由少数具有写作特长的学生组建的文学社,我班开展的文学社活动是一种基于合作学习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的读写实践活动。五六名同学结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学社。每个文学社都有自己的作品集,设计封面、撰写前言均由成员操刀。小成员们在自主采稿、自主设计的基础上轮流在作品集上刊登作品,一篇篇佳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个学期结束,全班就诞生了十余本活力四射的作品集。为了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功能,文学社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习作素质的提高。

自创报:运用语言,展示写作才华

    如果说文学社作品集凝聚着集体的智慧,自创报则更多地展示出个人的才华。自创报可以有一个个性化的名字,学生把一段时间内自己的得意之作,如作文、诗歌、对联、“凡人凡语”(自创格言),甚至自己尝试写的小剧本、文言文等等,自己“发表”到自创报上。此报可以手写,也可用电脑编排,配以精美插图。我将全体同学的自创报汇编成册,在班上传阅,最后可以评选出班级的“写作大王”。自创报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给学生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赠诗卡:以诗抒怀,点一瓣心香

利用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节日举行赠诗活动,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贺卡,满怀深情地写上自内心流淌而出的诗句,然后送给自己最想感谢的人。别开生面的赠诗卡作业学生的诗歌创作有了实际意义,为我们的读写实践活动增添了生命和生活的气息。卡片虽小,却让孩子们受到爱的教育、诗的启蒙和美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语文特色作业设计,给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引领学生徜徉在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写作业从此变成一件赏心乐事,它将以独有的魅力照亮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