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单元题目 第六单元 单元总课时数 11
主备人:李玉娥 授课时间: 月 日
课题 | 19.剃头大师 | 课型 | 讲读 | 课时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总结“我”和老剃头师傅剃头的不同之处。 | ||||||
重点难点 |
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 学法指导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 个案设计或课堂生成资源 | |||||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 剃头 执木尺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厘米 摸耳朵 表弟 胆小鬼 理发 眼神差 付钱 双倍 虽然 一件 2. 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给小沙剃头的事情,现在,我们继续探究“我”是怎么当“剃头大师”的。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自由读文,看看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文中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1)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跟受刑一样。” 老师傅剃头,小沙的感受是?(跟受刑一样。)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老师傅的老掉牙的推剪,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2)“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就剪下一堆头发。”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短的只剩下一厘米。” “我剪掉几根翘起的长发……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2.“我”和剃头师傅谁剃得好? 3.其实谁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谁才是个“害人精”? (老剃头师傅是“剃头大师”,“我”不会乱剪才是“害人精”。)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自由读文,读出感情。 2.题目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里有些自嘲的成分,嘲笑自己不懂装懂,硬冒充“剃头大师”,结果把小沙的头发剪得不成样子。 通过这件事,是在回忆童年的趣事,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
复习,出示字词,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子,对比阅读,训练了学生理解分析能力,文本主观体验能力。
学生回答内容,课件出示出来,更加具体可感,易于分析和理解。
指导全文朗读,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全文教学的总结。
| ||||||
教学设计: 19 剃头大师 害人精:小沙吃尽苦头 跟受刑一样 剃头大师:熟练 随意乱剪 见了鬼 | |||||||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