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荣工作室-成果展示详细内容

刘世荣工作室

欢迎加入刘世荣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10949

刘世荣工作室

欢迎加入刘世荣工作室QQ群:962556822

今日访客1

访客总量110949

首页>成果展示

工作室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18.威尼斯的小艇》微课脚本

第1课时

一、学习单元导语页

同学们好。我是马老师,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开启第七单元的学习之旅。

(出示单元导语页)大家看单元首页,读一读上方的单元导语:“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寰宇”的意思就是全世界。再看看所配的几幅世界风景名胜图片,你读懂导语的意思了吗?是啊,走过万里路,你会发现,随着脚步的移动,景色也在不断变换,整个世界就如同色彩纷呈、千变万化的万花筒一般。本单元人文主题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出示主题)那就是“世界各地”。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出示课文题目与配图)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体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魅力。

从这一页,请你快速找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它画下来。(画出横线)学习本单元,我们要注重学习、了解课文的写法,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二、简介威尼斯,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威尼斯的小艇》。(出示课文页面)同学们都知道“小艇”是什么吧?“小艇”就是小船。你读一下课题,《威尼斯的小艇》——小艇前面加上了地名,你是怎么理解的呢?你肯定会想,这种小艇是威尼斯这个地方独有的,它一定很特别。

(出示意大利地图)大家看一下地图上的红色标志。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出示威尼斯地图)你看,威尼斯主城区的轮廓就像一条大鱼,它是由118个小岛组成的,117条河道像蛛网一样密布其间,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河道上。这些黑灰色的粗一些的线条就是河道,中间最粗的那条反“S”形的曲线就是大运河;那些浅颜色的细线是地面上的小巷。威尼斯享有水城”“百岛城”“桥城等美称。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出示名人名片:马克·吐温(1835-1910年),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也就是经典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文章写于1880年,下面就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一起走进一百四十年前的古城威尼斯,去感受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

(出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威尼斯和小艇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现在请你按下暂停键,开始朗读课文吧。

2.听学生朗读录音

同学们读完了吗?下面我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的片段,片段里生字较多,请同学们仔细对照课文,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我相信同学的朗读也会让你再次感受到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播放录音)

生1: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生2: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生3: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好,怎么样,这几名同学是不是都能读得正确而流利?“哗笑”的“哗”是多音字,在这里读二声。

3.概括内容,理清层次

读完课文,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威尼斯的小艇,你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独特”。威尼斯的小艇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威尼斯独有的标志,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会登上小艇游览水城,马克·吐温对小艇也是情有独钟。下面请同学们(出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把你的答案写在课文的空白处。请你按下暂停键,开始你的阅读与思考吧。

好,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我们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说的。(播放音频)生4:课文开头先点明了(出示段意)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然后写了(出示段意)小艇独特的外形和(出示段意)坐上小艇游览水城的情趣,第4自然段写了(出示段意)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第5、第6自然段介绍了从白天到夜晚,(出示段意)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怎么样,他说得是不是很清楚也很完整呢?

课文的每一段都写到了小艇。第1自然段点出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揭示了小艇对于威尼斯的重要性。这一段与后面几方面的内容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出示第一段大意)第1自然段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出示后几段段意)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它来写的,也就是说,(出示大括号)它们都说明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我们来看第1自然段,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播放音频)

生5: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一般来说,我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汽车,可是威尼斯却不一样。她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没有汽车的城市,小艇就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小艇成为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有关?这首先是由威尼斯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画出横线)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只能用船作为交通工具。可是船也有很多种啊,(出示核心问题)为什么小艇能脱颖而出,成为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呢?让我们进一步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2.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小艇的特点,体会表达效果

同学们可能会想到,小艇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与小艇独特的外形有关。(出示课后第3题)读下面这段话,说说小艇有哪些特点,再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请你画出表现小艇的外形特点的关键词。(圈画关键词)第一句里有“长”“窄”“深”。到底是多长呢?(出示注释)看下方的注释:“1英尺合0.3048米”,你能算出“二三十英尺长”的小艇大概有几米长吗?短一点的有六七米,长一点的有10米左右,最多可以容纳六位乘客。小艇长而窄的体形,有点儿像独木舟。但与独木舟不同的是(圈画关键词)“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船艄”就是船尾。你看看插图上的小艇,两头尖尖的、向上翘起,这和我们平常见到的小船大不一样。这种造型让人感觉新奇而又别致。

这里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威尼斯人要把小艇设计成这样呢?(出示问号)聪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出示照片)这样的造型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水的阻力,让小艇行动起来更加轻快灵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威尼斯的河道纵横交错,有很多河道并不宽阔。(出示照片)小艇细长的体形,能保证它不管在怎样的河道上都能游刃有余。小艇独特的外形和轻快灵活的特点符合成为威尼斯主要交通工具的条件。

(出示课后第3题)我们再来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根据加点部分,你来想象一下小艇的样子。“像挂在天边的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而且富有美感;“仿佛田沟里的水蛇”则生动地表现出了小艇的轻巧灵活。大多数人没有真正见过威尼斯的小艇,课文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能拉近小艇与读者的距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艇的特点。

小艇外形精巧独特,行动轻快灵活,可以说是颜值与实力并存。你喜欢威尼斯的小艇吗?下面请你带着喜爱、赞美的语气再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稍停)

3.学习第3自然段

当你漫步在河道岸边,看到这轻盈而别致的小艇,你一定很想坐上去吧。下面我们就随着马克·吐温登上小艇,看看坐在船舱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滋味。

(出示第3自然段)从第3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你会说,很舒适,(出示皮垫子照片)它的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你还会体会到,坐在小艇里饱览古城美景,有说不完的情趣。威尼斯是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古迹众多,(出示风光照片)各式教堂、钟楼、宫殿和桥梁,让你目不暇接。下面请你一起美美地读一下第3自然段,读出那种惬意的感觉。

(播放音频)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细心的你读到这一段是否产生了疑问:文中写到(画出横线)“打开窗帘”,可是我们从课文插图,包括很所照片上看到的小艇没有窗帘,这是怎么回事呢?前面我讲过,《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写于1880年,(出示老式小艇)当时的小艇中间船舱有一个开有小窗的船篷,用来给游客遮阳挡雨。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这种船篷消失了。而且随着科技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出示照片)威尼斯增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旅游船、汽艇,小艇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了很多,似乎并不像一百年前那么重要了。不过,前来观光的游客还是很喜欢乘坐这种古老的小艇,独具风情的威尼斯小艇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三、布置作业

今天的作业是,(出示要求)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绘制一幅思维导图。

我们知道课文是围绕(出示句子)“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这句话写的,所以就可以把这句话定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中心图肯定是画小艇了,一定要体现出小艇的外形特点。至于建几个主要分支,选取哪些关键词,相信你们能自主完成。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红旗大街469号

邮编:050091

冀ICP备18011017号-1